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近些日子在 AI 大模型、衛星互聯網等領域建樹頗豐的世界首富馬斯克,又給網友們和資本市場畫了一個不知道啥時候才能落地的“餅”:視覺芯片。
事情是這樣的,周二知名澳洲科技媒體人 Marcus House 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他 14 歲的大兒子亞歷克斯患有 CRB1 視網膜營養不良癥這一罕見的眼病。
目前亞歷克斯的狀況是一只眼睛幾乎完全失明,另一只眼睛也達到了法定的盲人標準。House 表示,由于這種病很罕見,他身邊難以找到類似情況的其他父母,所以他希望能夠在網上找到遭遇同樣情況的家庭,或者研究這一領域的專業人士。
(來源:X)侵刪
隨后,日常高強度網上沖浪的馬斯克回復了這條帖子。世界首富表示:“雖然這可能并不能給你太多安慰,但是 Neuralink 正在研發一種視覺芯片,預計幾年后就能完成。在幫助那些失去了身體與大腦連接的人實現手機/電腦心靈感應之后,這是我們的下一個研究領域。我們正在等待監管部門批準我們的第一位人類實驗對象。”
(來源:X)侵刪
腦機接口剛剛步入臨床試驗
馬斯克提到的 Neuralink,是他在 2016 年與多名科學家一同創辦的腦科學公司。顧名思義,這家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腦機接口——通過研發一種能夠植入大腦的設備,來實現“人腦與機器交互”。
目前公司已經發布了一款全植入式無線腦機接口設備 N1 Implant,包含芯片、電池,以及分布在 64 根“比頭發還細”的細絲上的 1024 個電極來記錄神經活動。
(N1 植入物,來源:Neuralink)侵刪
經過了多年動物實驗的積累,美國 FDA 終于在今年 5 月批準 Neuralink 將這種植入式設備應用在人體臨床試驗中。
對于這一階段的目標,馬斯克多年前就講過:我們首先追求的是一種無線植入式芯片,它能使癱瘓患者(無論是四肢癱瘓還是高位截癱)僅憑思考就能控制電腦、鼠標、手機或任何設備……這顯然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助力,極大地簡化他們的生活。馬斯克將其稱為埋在頭骨里的 Fitbit(智能手表)。
經過數月的準備,Neuralink 在今年 9 月 19 日宣布招募首批臨床試驗的患者。公司宣布,希望招募因脊髓損傷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導致四肢功能受限,且損傷后至少一年未出現改善的患者,要求 22 歲以上并有穩定可靠監護人,且沒有活躍植入設備或癲癇發病史,以及沒有需要進行磁共振成像(MRI)的醫療狀況。
Neuralink 透露,主要試驗將進行 18 個月,在加上后續的隨訪,整個試驗周期將接近 6 年。如果這項試驗能夠取得成功,將有助于提振行業與監管的信心,使得“腦機接口”相關的用例進入快車道。
很顯然,與大火箭可以“屢敗屢戰”不同,對人類大腦進行試驗所面臨的標準顯然要高很多。馬斯克曾表示過希望在 2020 年展開人體實驗,但在與 FDA 數年拉扯后,直到今年才獲準放行。這也使得他有關“數年后”發布視覺芯片的描述,看上去遙遠了一些。
不過往好處想,馬斯克至少在周二確認了 Neuralink 正在努力的其他方向,而“腦機接口”若能幫助失去視力的人重見光明,也將是載入人類文明史冊的重要突破。
根據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的數據顯示,與視覺相關的嚴重疾病正處于長期上升的趨勢中,目前美國大約有 130 萬盲人和 290 萬弱視患者,這兩個數字有可能到 2030 年將增長至 220 萬和 500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