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近段時間,互聯網企業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市場份額占比超過90%的滴滴遭到下架,一直在夾縫中生存的打車企業紛紛站出來替滴滴完成他無法完成的工作。不僅如此,除了本來就存在的企業,還有不少從事其它業務的公司也來分攤共享出行的份額。目前為止除了一直在運行高德、T3、曹操出行外,在2019年下線的美團打車重新上線,王興還是放不下共享出行這塊蛋糕。
消費者最樂于看到這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因為企業們開始競爭了,服務就會提高、費用就會降低、補貼就會增多。猶記得當年快的和滴滴在競爭時,你來我往的補貼活動,用戶不但可以領到大額補貼免費做出租車,還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這次突發的滴滴事件,讓已經明朗地出行市場出現了巨大的機會,沒有人知道這次的窗口期會持續多久,所以滴滴的友商門紛紛發揚起了“趁你病要你命”的精神,在近期拉開了擴張和補貼的大幕。先是T3宣布進入“007”模式,高德打車開啟用戶補貼和司機補貼活動,曹操出行在多個平臺投放廣告,后是美團打車迅速上線并用上了之前拼多多常用的拉新套路,用戶成指數級的上升。另外,美團在北京、天津等地區出行的朋友圈投放廣告已經持續鋪了數日。目前,美團打車開通服務城市有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00多個城市,這樣的效率也只有一線的互聯網巨頭才能做到了。
說起王興和打車的故事還要從2012年說起,那年程維從阿里巴巴離職創業,找了一家外包公司設計出了打車軟件,程維拿著打車軟件找給王興看,王興回了兩個字:垃圾。
2017年,從百團大戰和外賣爭奪中突圍出來的美團把目光瞄向了打車。用美團打車負責人的話說是
圍繞消費場景,用出行實現無縫連接,實現從信息決策、出行、交易的服務閉環,是美團‘出行+消費’戰略的重要一步。”
美團打車的第一步是在上海,第一天上線就突破了15萬單,開了一個好頭,不過美團打車在其它城市開展時卻受到了不小的阻力,美團打車原計劃將滴滴的大本營北京,作為其業務擴張的第一個城市。但臨上線前,卻被北京市監管部門叫停。
今時不同往日,美團打車再次上線,而且這次上線很順利,至于美團打車能走多遠,能不能趁這個機會奪下出行的蛋糕,實現出行+消費的戰略,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