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來源:廣汽集團官方
與華為聯合開發的首款車型確定于2023年底實現量產, 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1000km續航車型AION LX已完成夏季測試,量產指日可待,在智能電動車賽道上,廣汽埃安正在“偷偷”發力。
7月9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同意其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與華為(AH8車型)項目的實施,項目總投資近8億元人民幣。 廣汽與華為聯合開發的首款車型AH8定位中大型智能純電SUV,具備L4級自動駕駛功能。
根據此前雙方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廣汽GEP3.0底盤平臺、華為CCA構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車數字平臺,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聯合定義、共同開發產品。
同樣是傳統車企孵化新品牌發力智能汽車賽道,相比北汽、東風、吉利、長城,廣汽顯得低調許多,更喜歡“悶聲發大財”。乘聯會數據顯示,1-6月,廣汽埃安AION S累計銷量為3.2萬輛,在新能源車型銷量排行榜排名第五。
按照廣汽集團“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目標,要在2025年實現全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20%,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占比超36%。目前來看,實現上述目標的重任似乎已落在廣汽埃安的肩上。
如何不丟掉靈魂?
6月30日,在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上,當被問及上汽是否會考慮在自動駕駛方面與華為等第三方合作時,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明確拒絕與華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發展自動駕駛。因為,“華為們”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將成為未來產品中的靈魂,上汽僅提供軀體。這是無法令人接受的,上汽“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北汽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進行了一次自動駕駛路測,相關視頻引發了極大關注。不過,在這一場“流量收割”中,華為的風頭似乎更盛。這是上汽的顧慮所在。
這場“靈魂論”背后的核心問題,其實是在智能電動車時代,車企與供應商之間的新一輪博弈。傳統車企普遍欠缺軟件能力,需要華為這樣的合作伙伴彌補短板,只是,合作模式與深度如何限定,車企有各自的打算。
長安汽車相關人員向未來汽車日報表示,“車企與任何供應商合作都要保持一定的主導權,否則會極大損害自身的品牌。”
與華為的合作,廣汽更強調“聯合定義、共同開發”。
2020年9月,廣汽與華為在廣州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明確雙方的合作將聚焦在計算與通信架構,綜合雙方在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合作研究,共同打造可持續迭代升級的數字平臺。
來源:廣汽集團官方
廣汽埃安內部人士向未來汽車日報透露,廣汽與華為各派一百余人組成研發團隊,從零開始造車,每項技術都是雙方共同研發的。2021年底,廣汽與華為或將公布 AH8車型的新名稱,并且將區別于AION系列。
更獨立
在華為的朋友圈里,廣汽似乎要更獨立一些。
抱緊華為“大腿”同時,廣汽也在積極發展自主新能源品牌。2020年廣州車展,廣汽集團正式宣布將廣汽埃安品牌獨立,定位為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
自立門戶后,廣汽埃安沒有令廣汽集團失望。幾天前,廣汽埃安公布了6月份銷量數據,繼5月銷量首次破萬之后,6月廣汽埃安銷量再次破萬,達10403輛,同比大漲190%,正式邁入“萬輛俱樂部”。今年1-6月,廣汽埃安累計銷量達4.48萬輛,同比增長128%。如果以上半年銷售情況為參考,疊加下半年“金九銀十”銷售旺季因素,廣汽埃安全年銷量有望觸及10萬輛。
來源:廣汽集團官方
廣汽埃安品牌旗下擁有5款在售車型,分別為AION S Plus、AION S、AION LX、AION V以及AION Y。其中,AION S是埃安品牌的銷量擔當,月銷量穩定在6000輛左右。
從品牌熱度衡量,廣汽埃安受到的關注度遠低于新勢力品牌,但從銷量層面來看,廣汽埃安的確更勝一籌。即便是處于新勢力頭部梯隊的蔚來、理想、小鵬,三者月交付量也均未過萬,6月“蔚小理”銷量分別為8083輛、6565輛、7713輛(數據來源:車企官方)。
與同樣脫胎于老牌傳統車企的極狐、嵐圖、極氪等新品牌比較,廣汽埃安也頗具優勢。
從產品陣容來講,埃安品牌旗下已經有5款產品,極狐有2款產品問世、嵐圖FREE交付在即、極氪001尚未開啟交付,埃安已經擁有先發優勢。
并且,埃安已經成功打造了自己的爆款車型。以AION S為例,在其所屬的A級純電動轎車細分市場,大部分都是“油改電”產品,AION S基于第二代正向開發的GEP2.0鋁合金純電專屬平臺打造,可以按需布局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乘坐空間也優于“油改電”車型。
此外,在電池環節,廣汽也有所布局。
上周,廣汽埃安宣布全球首款1000km續航的車型在海南三亞正式結束夏季測試,其所搭載的“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也即將實現量產,這是一個從材料、粘結劑、極片到生產制造等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近五十項專利的技術群。
不過,在最重要的自動駕駛領域,廣汽埃安還存在一些短板。
廣汽埃安AION LX號稱全球首批量產交付的L3級自動駕駛車輛,具備高精地圖全路段全速域自動駕駛能力,但是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硬件配置并非最頂級。以自動駕駛能力備受業界好評的小鵬P7為例,其采用的高通820A車規級芯片和NVIDIA DRIVE Xavier平臺,相比AION LX能夠提供更強大的自動駕駛運算能力。
進入2021年,傳統車企明顯在加碼新能源汽車業務,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時候,新勢力們強勢增長,科技巨頭接踵而至,傳統車企該如何排兵布陣,這或許將是一個相對永恒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