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yè)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在幾個月前,寶馬正式發(fā)布 2024 款寶馬 5 系,內(nèi)部設計團隊罕見地將「雙腎」前臉格柵尺寸縮小,還為 BMW 5 系帶來了全新設計語言。
▲ 2024 款寶馬 i5
寶馬設計主管 Domagoj Dukec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內(nèi)部團隊在決定進氣格柵的設計走向上已經(jīng)達成了共識。以 5 系為分界線,未來寶馬將會使用兩套風格迥異的設計語言,分別用于旗下高端旗艦和走量車型。
Domagoj Dukec 認為,作為高端汽車品牌,寶馬的旗下車型產(chǎn)品應該遵循「奢侈品」原則。鐘愛奢侈品的用戶并不喜歡處在「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中,經(jīng)典、永恒且不過時的設計才能夠討得這批用戶的芳心,對奢侈品原則深信不疑的寶馬,將會堅持外觀設計一致化的策略。無論是燃油、混動亦或是純電車型,寶馬在同系列車型中采用相同的設計語言,減少割裂感。
▲ BMW i5 M60
不過,保持一致性的設計語言中藏著寶馬的「小心思」。在最近的葡萄牙國際媒體日,寶馬外觀設計負責人 Christopher Weil 親自解讀了有關全新寶馬 5 系的更多設計細節(jié),我們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寶馬對設計更深度的思考。
越來越「丑」的寶馬,在恪守著自己的設計信條。
彰顯不同,寶馬的「光環(huán)」
Christopher Weil 在采訪中談到了寶馬對傳統(tǒng)繼承的重視,內(nèi)部團隊將會完整保留寶馬的「歷史遺產(chǎn)」,一些諸如「雙腎」、「霍氏拐角」這類的傳統(tǒng)標志性設計在全新 5 系車型上同樣得到了延續(xù)。
有趣的是,在保留標志性設計的同時,寶馬設計團隊還在這些標志性部件上用現(xiàn)代化的修飾手法做了更多別出心裁的設計。
▲Christopher Weil(右)視頻截圖來自:BMWBLOG
最大的改變來自于寶馬的前臉格柵,大體輪廓依舊是經(jīng)典的「雙腎」格柵。但不同的是,寶馬在有意收窄「雙腎格柵」尺寸的同時,還提供了更多的格柵樣式選擇。在這一代純電 i5 上面,寶馬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格柵設計,一款是常規(guī)的銀色豎紋樣式,另一款則是被應用在運動版本車型上的平行條紋樣式。
▲ 銀色豎紋
▲平行條紋
值得一提的是,在進氣格柵的輪廓邊緣位置,寶馬的設計團隊還額外增設了一圈發(fā)光燈帶,在駕駛者點亮大燈時,格柵的光圈也會被激活亮起。Christopher Weil 表示,改款之后寶馬 5 系將會是首款采用光環(huán)設計的 5 系車型。
▲ 圍繞格柵輪廓的發(fā)光燈帶
另一個顯眼的改變發(fā)生在大燈位置,寶馬徹底「拋棄」了經(jīng)典的原型大燈設計,并使用雙重豎直線條燈組替代了上一代還略有曲折的燈帶。Christopher Weil 認為雙重豎直線條的大燈對于寶馬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有太多的同行在模仿寶馬的大燈設計,寶馬想要繼續(xù)維持獨特性就必須要做出改變。
▲視頻截圖來自:BMWBLOG
全新雙豎線燈組設計在寶馬內(nèi)部被稱為「格柵的回聲」,黑暗環(huán)境中,亮起的光環(huán)就像是隱匿在陰影中的格柵發(fā)出的一圈回聲,輕盈的「加法」放大了寶馬 5 系整個前臉的視覺沖擊力。除此以外,大燈線條與光環(huán)格柵在亮起時相互呼應,強調(diào)全新 5 系的運動感。
▲ E39 5 系圓形大燈與 3 系的對比圖片來自:Motor1
精致與狂野的平衡
寶馬一直被認為是最「意大利」的德國品牌之一。我們希望能夠在全新的 5 系上面融入更多意大利元素。
站在這臺寶馬 i5 M60 的車前,Christopher Weil 這樣說道。
擅長營造運動感的寶馬,在一臺純電車型上怎樣找到精致和狂野的平衡?Christopher Weil 認為,答案藏在了車身線條里,寶馬內(nèi)部設計團隊在這臺 i5 M60 的線條設計方面花費了大量的功夫。
▲ 視頻截圖來自:BMWBLOG
相比車身簡單的線條,寶馬設計團隊在前臉留下的線條粗獷且激進,加上大面積熏黑部件的渲染下,i5 M60 的前臉很有「攻擊性」。Christopher Weil 透露,下方復雜的線條和熏黑組件的布置是存在功能性的,除了能夠區(qū)分運動版與標準版車型,團隊還在部件內(nèi)增設空氣內(nèi)簾,以此加大車頭的進氣面積,提升運動版車型的性能表現(xiàn)。
Christopher Weil 還提到的前臉稍微突兀的激光雷達,盡管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激光雷達位置過于突兀,特別是在黑色格柵上面時,但寶馬內(nèi)部團隊認為格柵位置是保證激光雷達功能性的最佳位置。激光雷達在標準版的銀色格柵中可以輕松融入,但在運動版車型上,稍微突兀的感覺反而可以讓車主注意到激光雷達的功能性。
▲視頻截圖來自:BMWBLOG
目光移向 i5 M60 的側(cè)面,Christopher Weil 特別指出了 C 柱位置,為了塑造足夠的車身輕盈感,寶馬內(nèi)部團隊將 i5 的 C 柱設計得非常纖細。光靠霍氏拐角和纖細化的 C 柱營造輕盈運動感可能還不夠,為了融入更多的優(yōu)雅氛圍感,寶馬在車身側(cè)面增添了兩條從車頭延伸而來的折線。精準的折線,從各個維度來看都擁有著良好的「流動性」,寶馬認為這種動感營造方式非常具有精致感。
走至車尾,i5 M60 的尾部線條又回歸了「狂野」的一面,與過往車型截然不同的地方出現(xiàn)在這臺轎車的尾箱位置,從視覺上來看,新尾箱設計更加短促緊致。這與寶馬的設計理念緊密相關,談到了 i5 尾部垂直銳利的線條設計初衷,Christopher Weil 透露靈感來自于寶馬過去的 E12 5 系車型,寶馬設計團隊重新將這個復古元素帶了回來。Weil 表示,寶馬更希望用現(xiàn)代化的手法重現(xiàn)復古,而并非是「冰冷」地生搬硬套,內(nèi)部團隊認為他們在 i5 M60 上面很好地完成了這個目標。
▲BMW E12 M535i
▲i5 M60 尾部
如果說外觀是復古和現(xiàn)代化的結合,那么在車內(nèi),寶馬就將現(xiàn)代化進行到底了。坐進 i5 M60 的車內(nèi),寶馬幾乎移除了大部分的實體物理按鍵,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虛擬按鍵。Christopher Weil 解釋道,去物理化會是現(xiàn)代感一種很好的表現(xiàn)手段,借助中控屏幕以及虛擬按鍵,某些功能能夠得到更精確的控制,而大部分的車載功能可以由中控+語音承擔。
▲視頻截圖來自:BMWBLOG
全新寶馬 5 系仍然身處在爭議的漩渦,但拋開外觀美丑這樣的主觀感受。我們可以從這一次外觀大改款中看見,遠離外界的爭議噪音,寶馬始終在毫不妥協(xié)地踐行著自己的審美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