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yè)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OpenAI 曾對微軟發(fā)出警告,稱將其大型語言模型 GPT-4 整合到必應搜索引擎上時需要謹慎,以避免聊天機器人產生不準確和難以預測的回復。OpenAI 團隊認為,在 GPT-4 發(fā)布之前過早上線必應聊天機器人存在負面風險。
盡管 OpenAI 多次提醒,指出減少不準確和奇怪的回復需要時間,但微軟仍在今年 2 月份發(fā)布了必應聊天機器人。然而,用戶很快發(fā)現(xiàn)這個聊天機器人難以捉摸,可能會侮辱、撒謊、發(fā)脾氣,甚至聲稱能識別出敵人。
微軟隨后限制了必應聊天機器人的回復內容,花費數(shù)月時間讓其回到可以長時間與用戶對話而不會崩潰的正常狀態(tài)。雖然現(xiàn)在必應聊天機器人已經可以正常運行,但仍然存在出錯的情況。
報道還指出,微軟和 OpenAI 相互支持的同時還存在競爭關系,這種特殊合作使得兩家公司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在幕后也會發(fā)生沖突。
去年,微軟高管對 ChatGPT 的上線感到焦慮。OpenAI 提前幾周通知微軟準備公開測試 ChatGPT,當時微軟剛剛開始將 OpenAI 的大語言模型整合到必應搜索引擎中。
據(jù)報道,微軟允許自家的必應、Azure、Office、Windows 等產品使用 OpenAI 開發(fā)的模型和技術,并向 OpenAI 投資了 100 億美元,延長了雙方的密切合作。不到一個月后,微軟推出了新的必應聊天機器人。作為 OpenAI 在云計算領域的獨家合作伙伴,微軟云服務也為 OpenAI 所有產品、API 服務和研究工作提供支持。但 OpenAI 所開發(fā)的產品和 API 服務吸引了微軟正在爭取的同一批客戶。此外,ChatGPT 同樣也是必應聊天機器人的競爭對手。
當?shù)貢r間周二,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接受采訪時簡要談到了與 OpenAI 的競爭。納德拉表示:“我認為 OpenAI 追求的目標和我們是一致的。”“因此,我不想嘗試訓練五種不同的基礎模型,而是只想要一個基礎,能夠發(fā)揮平臺效應的基礎。所以我們聯(lián)手了,他們看好我們,我們也看好他們。”
當被問及微軟是否曾試圖收購 OpenAI 時,納德拉選擇避而不答。而必應聊天機器人則似乎不愿討論這個問題:“我找不到任何信息表明微軟曾試圖收購 OpenAI。”
(碼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