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摘要
對字節來說,收購 Pico 不是糾結成本的計算題,而是有關這家公司未來通向何處的選擇題。
字節跳動收購 Pico,是目前為止中國 VR 行業最大的一筆收購案。
8 月 29 日,Pico 創始人周宏偉的一封內部信證實了此次收購,但并未公布收購金額。
市場一般認為,成立于 2015 年主攻 VR 一體機的 Pico 估值約 20 億人民幣。據 36kr 報道,騰訊也一度有意收購 Pico,但在與字節競價后選擇放棄。騰訊的放棄很可能是覺得價格不合算。
接近此次交易的投資界內部人士向極客公園(ID:geekpark)透露,價格確實在 90 億人民幣左右,以現金加字節股份的組合形式達成。其中字節的股份交換占交易總金額的小部分。
這個金額雖然溢價很高,但字節決定接受,并出讓一定比例的股票。這是個值得玩味的細節。一可能是希望「延遲滿足」Pico 的團隊,以便一起繼續全力向前走;二則表示字節在 VR 方向收購顯然不只是簡單實驗和探索,應該具備明顯的戰略性意義。
對字節來說,收購 Pico 的決策顯然不是一道糾結成本的計算題,而是有關這家公司未來通向何處的選擇題。
更準確的說,這筆交易,可能意味著字節瞄向全球,在新戰場與 Facebook 展開的正式較量。
Pico 產品展示|Pico
與 Facebook 在未來戰場「掰手腕」
這個新戰場是通過 VR 等硬件設備,實現新一代計算平臺的迭代,并且在這個平臺上開發軟件、生產內容,甚至重新構建一個線上經濟體,以此為全球用戶提供全新體驗。這也是如今大熱的「元宇宙」概念所描述的未來。
「元宇宙」也是 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近期頻繁提及的詞匯。就在不久前,扎克伯格就明確表示,五年內,Facebook 將從一家社交媒體公司成為一家元宇宙公司。
扎克伯格明顯打算將 VR 設備打造成人們通向元宇宙的入口。而這個想法早在 2014 年就已經明確,那時候 Facebook 就花費近 30 億美元全資收購 VR 公司 Oculus。
和如今外界質疑字節給 Pico 的出價太高一樣,當年的這次收購也一度被認為是 Facebook 的投資敗筆。尤其是 2016 年 VR 行業從「被狂熱追逐」到「被無情冷落」,外界質疑的聲量更大了。
如今廣告依舊是 Facebook 最大的收入來源。今年二季度財報顯示,涉及 VR 等硬件的收入,只占 Facebook 總營收 1.7%。
這點收入貢獻對于一家市值萬億的公司而言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如今 Facebook 對 VR 業務的重視程度卻是前所未有。
2021 年初,Facebook 員工數約 5.9 萬名,其中近 1 萬人 VR/AR 業務部工作,占其員工總數的 17%。負責 Facebook VR 業務的 Reality Labs 部分每年的開支也居高不下。
Oculus Quest 2 產品圖|engadget
在產品研發上,從高端的 PC VR 到入門級的一體機頭顯,Oculus 嘗試了很多方向走了很多彎路后,才在 2020 年 9 月通過 Oculus Quest 2 打開了局面。
僅發售六個月,Quest 2 的銷量就超過了此前 Facebook 所有 VR 頭顯的銷售總量。有分析師預測,Quest 2 的銷量將在今年超過 700 萬臺。盡管相比于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這個數字并不算多,但已經明顯打開了市場。
在 Quest 2 的銷售策略上,Facebook 選擇了虧本低價的方式。扎克伯格的解釋是,當下更重要的目標是擴大 VR 的用戶規模。實際上,Quest 產品的確為 Facebook 驗證了一條以設備切入,優質內容加持,提供全新 VR 體驗,構建 VR 生態的正向模式。
如果這個生態背后,意味著一家公司能為新一代計算平臺的開發制定規則,那么公司現在無論投入多少都是值得的。這個思路,對于理解字節跳動在 VR 賽道上的大手筆同樣成立。
科技評論作者潘亂認為,基于推薦算法的內容分發,字節跳動通過今日頭條、抖音等產品獲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從 2016 年到 2020 年,字節的增長一直依賴過往成功勢能帶來的慣性。字節在教育、游戲、to b 領域的發展大都遭遇不順利,或依舊面對很多不確定性的競爭。「作為匹配字節跳動這家新巨頭的大市場選擇并不太多,VR 自然是其中之一。」
針對 VR 重投入,不是說 VR 市場目前有多么大,或是說能給公司增長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由 VR 設備帶來的新一代計算平臺這樣結構性的變化,具有極大想象力。
更重要的是,這個市場,即便 Facebook 早在五年前就已布局,但它依舊處在發展的早期,Quest 2 雖然打開了銷量,卻還沒有占據覺得主導地位。字節跳動還有入場機會。
放眼全球,Facebook 其實早已將字節跳動作為「眼中釘」一般的競爭對手。扎克伯格不僅在公開場合下多次「抹黑」TikTok,還推出了多款抄襲 TikTok 的短視頻產品來阻擊 TikTok 的增長。
這背后不僅僅是扎克伯格的「小肚雞腸」,而是他敏感的意識到,目前已經超過 5 億全球日活的 TikTok,還有巨大的用戶成長空間,再加上遠比 Facebook「全家桶」更有潛力的用戶時長占據能力,這將是 Facebook 前所未有的強勁挑戰者。
雖然張一鳴保持了一貫的低調,但比扎克伯格僅僅大一歲的他,很可能是超越扎克伯格這個歷史上最閃耀的「硅谷金童」,最有機會的人選。
在對方率先撕破臉皮的短兵相接之下,字節和 Facebook 這樣世界級的公司,在一個廣闊的全球市場上,必將迎來不可回避的較量。
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展示 VR 設備|網絡
漫長的決戰
當字節將戰略目標瞄向 VR 硬件時,外界普遍的質疑是,這家擅長開發軟件的公司能做好 VR 硬件嗎?
字節一直有收購優秀創業團隊補齊自身短板的習慣。單看被收購的 Pico,算得上是國內頭部的 VR 公司。
成立至今,Pico 的產品已經賣出了約 50 萬臺。2020 年第四季度,Pico 占據了國內 VR 市場 57.8% 的份額,超過華為、愛奇藝、小米等大廠,年度排名第一。
創立 Pico 前,周宏偉的身份是歌爾股份的副總裁。歌爾股份是 Facebook Oculus 設備的主要代工廠,去年 7 月甚至拿下 Quest 2 設備的獨家供應。
被字節收購前,歌爾股份也是 Pico 的大股東,參與了此前 Pico 的多輪融資。在確認收購的內部信里,周宏偉提到,Pico 將繼續和歌爾保持合作,已簽署長期合作協議。
同時,被收購的 Pico 也將并入字節跳動 VR 業務線,整合字節的內容資源和技術能力,加大產品研發和開發者生態的投入。
實際上,字節跳動近兩年來,一直在布局硬件賽道。2019 年收購錘子科技后,成立了新石實驗室硬件中臺。今年 7 月,就在 Pico 收購達成前,節跳動還特意挖來原蘋果資深工程師李曉凱擔任硬件技術主管。
想要在 VR 領域站穩腳跟,光有硬件是不夠的,圍繞 VR 生態的內容供給也必須跟上。在這方面,「VR+ 游戲」是這個新生態目前最落地的表現。
據了解,字節跳動游戲自研團隊朝夕光年內部一直在進行 VR 相關內容的開發。今年以來,字節不僅斥資 1 億人民幣投資主打元宇宙概念游戲公司代碼乾坤,還花 40 億美金收購了游戲公司沐瞳科技。
至此,從內容到硬件,字節跳動在 VR 賽道的兵力已初步集結完成。
Pico 創始人周宏偉 2016 年在極客公園奇點·創新者峰會上發表演講|極客公園
早在 2016 年,周宏偉在極客公園奇點·創新者峰會上發表演講時就表示,「虛擬現實產品,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它的產品形態和產品使用的方便性,方方面面還有會有很大的變化。」
五年過去,這依舊是 VR 行業的現狀。多位從業者表示,無論在產品還是技術端,VR 行業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但這并不妨礙「元宇宙」概念在今天興起、火熱,并且吸引更多公司加入到這場可能的變革中,包括字節跳動。而也只有字節跳動這樣的體量的公司,才真正有機會參與和 Facebook 在這個方向上「分庭抗禮」。
字節跳動這個決策的背后,可能也是因為張一鳴自己的思想變化。今年 3 月,決定卸任字節跳動 CEO 時,張一鳴以十年為期,給自己設定了 OKR。他說,會放下公司日常管理,聚焦遠景戰略、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等長期重要事項,計劃專注學習知識,系統思考,研究新事物,動手嘗試和體驗,以十年為期,為公司創造更多可能。
「十年為期」,很匹配 VR 和「元宇宙」目前真實的狀況。這不是一個在中國市場的風口概念,這將是以全球市場為主戰場的漫長決戰。
對字節跳動這家中國新生代科技公司來說,這個面向全世界創造新畫面的機會,顯然值得向前。
(邯鄲小程序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