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海陰雨連綿,但位于浦東新區的新博覽中心仍是人潮涌動。6月26日至28日,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站(下稱“MWC上海”)在此匯集眾多知名科技企業。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移動通信領域的展覽會,MWC被業界稱作是“移動通信風向標”,引領著行業的最新趨勢和技術方向。今年是MWC落地上海的第11個年頭,以“Future First(未來先行)”為主題,聚焦“超越5G”“人工智能經濟”和“數智制造”三大領域,探索討論人工智能、5G連接以及智能制造如何重構全球移動通信行業。
《國際金融報》記者在展會現場觀察到,多家展商紛紛以“AI for All”“全棧AI”作為核心主題,展臺上呈現著各種AI技術創新應用,時時刻刻凸顯著,新一輪AI革命正在到來,全球運營商、設備商、終端廠商均積極投身其中。
除了無處不在的AI,5G近年來一直是MWC的焦點話題,華為、中興通訊等設備商,以及主流運營商們在MWC上的展示重點也均與5G-A(5G-Advanced,增強版5G)相關。
在2024MWC上海開幕主論壇上,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介紹稱,截至2024年5月底,中國累計建成5G基站總數達383.7萬個,占全球5G基站總數的60%,下一步要加快推進5G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5G-A加速商業落地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預計今年年底中國5G連接數將突破10億大關。”在2024MWC上海前夕,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表示,預計到2030年,5G市場將為中國經濟貢獻近2600億美元中國正在為5G-A的演進奠定基礎。
3月底,GSMA發布《中國移動經濟2024》報告顯示,目前中國5G移動連接數已超8億。2024年,5G連接的比例預計將從45%上升至50%以上,成為中國主導的移動技術,5G總連接數將于2024年年底進一步攀升至10億以上。GSMA預計,到2030年,中國5G連接數將達16億,占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屆時5G對中國GDP的貢獻將達到2600億美元。
就在MWC舉辦的前一周,6月18日,5G-A首版本3GPP Rel-18標準凍結,標志著2024年將成為5G-A商用元年。相較于5G,5G-A具備更高速率、更大連接、更低時延等特點,峰值速率最高可達5G的10倍。
“目前,已經有60多家運營商和伙伴宣布了5G-A商用元年的到來,5G-A終端也已經做好準備,今年將有30多款手機等終端全面支持5G-A。”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在MWC上海期間公開表示,5G-A是確定性的產業路徑,一方面可以保護已有投資,另一方面,可以帶來新的商業機會,拓寬商業邊界。
作為本屆大會參展規模最大的廠商,5G-A應用場景是華為重點展示的板塊之一。中興通訊除了展出業界首個5G-A基站和相關解決方案之外,還展示了包括輕量化AR直播秀在內的多個5G-A下游應用。中國電信展臺亦展示了5G-A網絡三大前沿應用——水域通感一體、5G RedCap自研終端及應用和5G VoWiFi。軟件定義通信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賽特斯也推出了5G-A通感一體基站,主要應用于智慧工廠、車聯網及空間感知等領域。
“近年來,顛覆性的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技術基礎。這其中,5G技術的演進已經行至中場,5G-A也在加速落地,并支持更多擴展特性,這將使5G走進更廣泛的行業和應用。”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MWC上海的GTI國際產業大會主題演講中表示。
目前,中國運營商們對5G-A商用的前景保持樂觀,并探索按場景收費,試圖以差異化連接爭取獲得更多收入。中國移動在MWC期間宣布,今年將在超過300個國內城市啟動全球規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而就在大會開幕前一天,6月25日,上海移動5G-A商用發布,上海移動今年將建成14000個站點,主城區及重點區域全覆蓋。此外,上海移動還推出了面向高端商旅人士、直播人士以及游戲發燒友三個5G-A場景套餐。
爭相比拼AI應用
“2024年是5G-A的商用元年,也是AI入端的元年,它們相互碰撞,將開啟移動AI時代,讓智能化服務無處不在。”汪濤表示,未來十年,是擁抱移動AI時代的十年,是加速走向智能世界的十年。
當下,AI技術及應用已成為各大廠商產品創新的重要抓手。穿梭在2024MWC上海五大展館之間,AI的身影隨處可見。走進展會入口便可發現,智能解決方案服務商聯想的巨型廣告牌上,“聯想全棧AI,加速智能化轉型每一步”的參展主題清晰可見,而在其展臺內部,頂部的顯示屏上赫然展示著“AI for All”的字樣。
華為、榮耀、中興通訊等終端廠商亦爭先恐后帶著多款端側AI創新技術奔赴展會,比如榮耀首次向外界展示的AI離焦護眼技術和AI換臉檢測技術。 中興通訊推出了AI反詐大模型,并聯合中國移動發布了AI裸眼3D手機——中興遠航3D,以及全球首款5G+AI裸眼3D平板電腦nubia PAD 3D II。
運營商亦在加大對AI的布局。MWC期間,中國移動展示了多款垂直大模型并宣布,未來將大力推進“AI+”行動計劃。具體而言,中國移動將推進“AI+原生應用”,推出醫療、教育、娛樂等方向的AI智能體,同時構建涵蓋智能算力、MaaS(模型即服務)平臺、行業大模型、產品應用的AI+DICT服務體系,面向工業、能源、交通等重點行業,培育“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級AI解決方案;加速算力網絡、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演進升級,推進“AI+未來產業”,加速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新業態成熟。
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亦將AI的發展方向均為在基礎大模型之上,面向垂直行業推出了多個行業大模型產品。中國聯通的“1+1+M”元景大模型體系,以及中國電信的“1+N+M”星辰大模型體系等均亮相于MWC上海。
除此之外,記者在亞信科技展臺上看到,其“淵思”系列行業大模型及認知增強產品也被重點展示,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亞信科技主要聚焦行業,做專屬大模型,目前是以通信行業為主,在其他的垂直行業,比如能源行業、交通行業,也正在逐漸的落地。
“數據是物理世界在數字空間的映射和記錄,而模型是數字空間對物理世界的抽象和沉淀。大數據和大模型的相互作用,使得AI幫助運營商重塑業務、重構管理、重塑流程,也重新想象市場、重新定義規則、重新服務客戶。”中國聯通董事長陳忠岳在展會期間公開稱,AI作為一種先進生產力,只有與垂直行業重點場景深度融合,才能為產業升級提供新路徑,創造新價值,為數字生活提供新應用帶來新體驗。
記者 馬云飛
編輯 周清原
責任編輯 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