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5月24日電 (呂妍)5月24日,走進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費縣的云峰莫干山家居有限公司,高大寬敞的廠房、干凈整潔的車間、技術先進的設備、高端智能的倉儲,讓人眼前一亮,整個生產流程實現了智能化管控,確保產品從設計、開料、封邊、鉆孔、包裝、入庫到銷售每一個環節實現無縫對接。
“企業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和MES等信息化系統,實現智能制造的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滿足了定制家具企業‘工業4.0’無人生產線的信息化要求,同時實現數據驅動的智能化生產,推動企業運營成本降低40%,板材利用率提升至85%-90%,單位產值能耗降低25%。”云峰莫干山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梁琦說。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推動數實融合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費縣大力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智改數轉”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一批批企業通過“上云用數賦智”等方式,不斷實現降本、提質、節能、增效,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加速“數實融合”、推進智能化技改、“聯”上工業互聯網……在山東,越來越多企業大力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塑造競爭新優勢,形成制造向“智造”轉型的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愈加強勁。
在位于濰坊市安丘市的山東盛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金屬成型中心生產車間內,機械手臂靈活自如地進行抓取、翻轉、碼放等工序,快速而精準地執行任務。“工人們正在生產康明斯的飛輪殼訂單。這條靜壓造型線,自動化程度達到90%以上。”該公司總經理助理鄭華成介紹。
“我們為滿足客戶定制化、小批量零部件的訂單需求,不斷進行單機智能化改造。”鄭華成說,通過上新智能化壓裝機、數控凸輪銑床等智能化設備,公司逐步實現智能化生產全覆蓋。智能化改造是鑄造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與傳統鑄造相比,通過智能化轉型,企業用工節約50%以上,效率提升30%左右,綜合成本降低約10%。
近年來,安丘市加強政策支持,用“真金白銀”激勵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加快轉型升級,努力提升服務能力,促進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安丘博陽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診斷專家團隊深入生產車間的各個工藝流程進行調研,并與各部門負責人深度交流,為企業智能制造轉型“把脈問診”。
目前,安丘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診斷覆蓋面達100%。來自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等四大主導產業的70余家企業已深度實施數字化轉型,累計投入5000余萬元人民幣。
“上云”是企業實現“智改數轉”的重要一步。目前,安丘市有1000余家企業在電子商務、生產制造等不同領域采取“上云”舉措。同時,安丘市緊盯數字經濟發展前沿,做好延鏈補鏈文章,積極融入元宇宙產業,圍繞電子信息產業上下游、供給端,布局怡力智能硬件制造產業園等元平臺、元技術關聯項目,全方位推進元宇宙產業鏈條化、規模化,壯大數字經濟規模體量。
近年來,聊城市臨清市煙店鎮持續深化數字政府建設,結合自身軸承產業強鎮實際,發揮現有優勢,推動企業“數字化”改革與軸承產業相結合,為高質量創新發展提供充沛動力。
在煙店鎮的泰揚軸承制造有限公司,以企業自有知識產權為核心,依托“產業大腦+數智工廠”模式,打造“工備云”數智工廠解決方案,實現了制造企業生產全流程的實時準確管控。“工備云”數智工廠解決方案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對比傳統的數字化工廠,軸承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可降低15%,過渡時間可加快50%。
“我們通過企業數字化升級改造,實現了對生產全流程的實時精準管控,產品質量顯著提升,綜合成本明顯下降,今年相比往年同期營業額提升將近40%。”泰揚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鳳龍表示。
“工備云”數智工廠解決方案是煙店鎮數字鄉村建設的積極探索,也是煙店鎮數據應用場景建設為企業發展賦能的“數字實例”。“煙店鎮會繼續培育數字經濟新生態,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全力以赴為軸承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之路‘保駕護航’。”煙店鎮黨委書記林玉恒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