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官方發布中國空間站首張超高清全身照。這是中國空間站的第一組全構型工作照。
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侵刪
據“中國載人航天”公眾號消息,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機通過飛船繞飛拍攝的空間站組合體全景照片在由香港特區政府組織的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與媒體見面會上首次發布。這是我國首次在軌獲取以地球為背景的空間站組合體全貌圖像。
從飛船上拍攝空間站,怎么拍出“完美照片”?
據了解,這組照片是航天員使用手持高清相機,在飛船和空間站分離后通過飛船返回艙舷窗拍攝的。為了找到合適的拍攝位置和角度,設計人員和飛控人員精心策劃、精確設計、精準實施,讓飛船進行了一番“挪轉騰移”。
今年10月30日20時37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從中國空間站徑向對接口完成撤離后,神十六以飛船下方200米處為起點,向空間站的前向進行繞飛。在繞飛至空間站正上方600米點位后,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利用手持高清相機,進行了以地球為背景的空間站組合體全景圖像拍攝。
飛船繞飛拍攝空間站組合體路徑示意圖(標紅部分為拍攝區間)/侵刪
在飛船正常姿態飛行下,舷窗是分布在返回艙的左右兩側,航天員是不能從舷窗中拍攝空間站的,因此飛船必須進行一個滾動姿態調整,讓舷窗變成一上一下,通過下方舷窗視角,找到合適的拍攝角度。
相對于此前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平移”式繞飛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繞飛過程中水平轉體180度,這種“翻滾”式飛行姿態可要復雜得多啦!
飛船繞飛后正飛反向脈沖示意圖/侵刪
這就需要“太空全能舵手”——神舟飛船的制導導航與控制(GNC)系統大顯身手了!為了精確控制飛船和空間站的相對運動軌跡,必須盡可能地讓飛船的頭部朝著空間站,GNC系統要兼顧特殊姿態下中繼天線與中繼衛星的鏈路鏈接,確保地面能夠監視和干預的同時,控得準控得穩。
飛船的每一個動作,都離不開科研團隊的精心策劃、精確設計、精準實施。自2010年9月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正式立項實施至今,我們一次次實現更新的成果、更大的突破。期待中國空間站早日成為全人類的“太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