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晚點 LatePost》獨家獲悉,拼多多 (NASDAQ:PDD) 跨境業務 TEMU 計劃在美國市場向本土賣家開放入駐,不過目前暫無明確上線時間。本土賣家入駐將使平臺有更豐富的商品供給,也能讓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得到改善,比如商品從本土發貨,物流時間會被大大壓縮。
今年以來,拼多多在全球范圍內重現了他驚人的擴張速度——新開設了 22 個國家市場,覆蓋歐洲、澳大利亞和亞洲。
相較于 2012 年全面轉型做跨境快時尚服裝的 SHEIN,TEMU 不僅新開設站點的速度更快,在供給上的考量看起來也更激進。直到 2022 年,SHEIN 才開始在巴西試行本土賣家發貨的供給模式,這一年它的銷售額已接近 300 億美元 。服裝類跨境商品進入拉美市場,SHEIN 需要面對超過 30% 的服裝關稅稅率。
盡管美國是其銷售額最高的單一國家市場,SHEIN 直到去年才打破了原本在海外倉儲物流端保守的投入策略,告別輕資產模式,正式成立第一個配送中心。直到今年,SHEIN 才開放美國本土賣家入駐。
不過據了解,TEMU 內部對本地業務的態度還比較猶豫。一位長期關注跨境電商的分析師向《晚點 LatePost》解釋稱,TEMU 不確定美國是否有足夠多符合自己要求的本土賣家,它們要能提供平臺在這個階段所需的高性價比商品。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 ECOMCREW 的數據,占美國電商份額逾 40 % 的亞馬遜,其美國站點上非自營業務賣家,逾 63% 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其中 59.3% 來自中國內地,美國本地賣家僅占 34.8%。目前來看,尚在成長初期的 TEMU 更需要先打磨好來自中國的供給端。
一位長期關注跨境電商的分析師援引第三方平臺 Yipit 數據稱,今年 5 月 TEMU 在北美和澳大利亞的銷售總額達到 8.7 億美元。該分析師還透露,目前 TEMU 日均整體銷售額已超過 5000 萬美元,銷售額依舊是它最高優先級的目標。
TEMU 在歐洲市場同樣來勢洶洶。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 GWS 數據顯示,TEMU 在開設英國站一個月后,每日的登陸用戶數就達到了 350 萬人。與此同時,亞馬遜和 eBay 的用戶數則出現下滑。有意思的是,這里的消費者平均在 TEMU 的停留時長達到了 18 分鐘以上,而在 SHEIN、亞馬遜和 eBay 僅為 8 分鐘左右。
(碼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