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小米印度方面對第一財經回應稱:“與任何公司一樣,我們會根據市場狀況和業務預測做出員工數量的規劃。除了根據所需要的進行優化外,我們還繼續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招聘職位。本著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團隊目標,我們確保一年兩次的績效管理流程能夠獎勵表現最好的員工,同時也確保表現最差的員工在合理的時間內獲得改進的機會,也并不排除對無法滿足要求的員工進行合理優化。”
至于具體的裁員數據,截至發稿,小米方面尚未回應。
近期,小米印度的日子并不好過。6 月上旬,針對 2022 年因進口商品價格認定存分歧而被印度執法局扣押的 555.127 億印度盧比(約 48.06 億元人民幣,約 7.25 億美元)有了最新進展:印度執法局發布通知,這部分資金將要被正式沒收。小米公司回應稱:“小米在全球范圍內堅持合法合規經營,并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
2022 年 5 月 1 日,印度執法局表示,調查發現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集團以假冒成支付版權費的方式非法匯款給外國實體,根據 1999 年《外匯管理法》相關規定,當局已從小米集團在印度當地的銀行賬戶扣押 555.127 億印度盧比(約 48.06 億元人民幣,約 7.25 億美元)。小米印度為中國小米集團全資子公司,印度執法局所扣押資金據報道,位于該公司銀行賬戶中。
2022 年年初,印度執法局曾就非法匯款一事展開調查,并向小米全球副總裁 Manu Kumar Jain 提出質疑。在聲明中,印度執法局表示,“該公司(小米集團)于 2014 年開始在印度開展業務,并從 2015 年開始匯款。該公司已將相當于 555.127 億印度盧比的外幣匯給三家外國實體,其中包括一家以版稅為幌子的小米集團實體。以版稅的名義支付的巨額款項是根據其中國母公司實體的指示匯出的…小米印度從印度制造商那里采購完全制造的手機套裝和其他產品。小米印度公司尚未從這些金額已轉移的三個外國實體那里獲得任何服務。在集團實體之間制造的各種不相關的文件偽裝的掩護下,該公司以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將這筆款項匯往國外,這違反了 FEMA(《外匯管理法》)第四條。該公司還向銀行提供了誤導性信息,同時將資金匯往國外。”
也就是說,印度方面認為小米印度公司向高通與中國北京小米移動軟件公司匯寄專利許可費和特許權使用費的相關文件,這些費用未計入其進口商品的交易價值中,構成偷稅漏稅行為,需要向其重新征稅。
小米集團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小米印度公司所有運營活動都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們仔細研究了當局的命令。我們相信我們向銀行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賬單都是合法且真實的。小米印度公司支付的這些版稅均用于我們印度版本產品中所使用的授權技術和知識產權。對小米印度來說,支付此類版稅是合法的商業行為。當然,我們將與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誤會。”
IDC 數據顯示,2022 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場的份額為 24.8%,位居第二,僅次于三星。2022 年,小米在印度 21% 的市場份額雖然仍是第一,領先三星的 18.1% 和 vivo 的 15.9%,但已同比下降了 25%。
(碼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