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飛書 CEO 謝欣如此判斷中國業務軟件的使用現狀。謝欣說,一個不算太意外的現狀是,數字化幾十年后,中國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業務工具卻依然是 Excel,這多少令人無奈。
面對增值壓力,找準客戶痛點,飛書定下目標。
“能幫企業向內要效率,向外要增量”的業務三件套來了。
他們要做的,就是解決業務系統在企業內很普遍的“三不”問題:不打通、不靈活、不好用。與此同時,飛書決心借此完成從“辦公協同”到“平臺軟件”的升級轉變。
連打三張牌,各個直擊要害:應用引擎、集成平臺、多維表格。劍指大企業買了很多系統用不好,小企業沒有系統而只能靠微信和 Excel 做業務的困局。
談新思考:ToB 在中國持續增長天花板很高
謝欣告訴網易科技,從全球來看,ToB 和 ToC 的規模差不多大,在中國目前是 ToC 規模大一些,但我們看到 ToB 是一直在增長的,只是需要點耐心。
“它的天花板更高,所以我們去年在同行里是投入最大的,今年在同行中依然是投入最大的。”
擁有耐心和持續投入收獲成效。
在今年的內部會議上,謝欣宣布,飛書 2022 年 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年度經常性收入達 1 億美元。“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Bessemer 針對企業軟件市場提出了一個與“獨角獸”公司相比較的新詞:“半馬人”(Centaur),特指 ARR 大于 1 億美元的軟件公司。也就是說,飛書經過兩年多的深耕,已經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半馬人”公司。
“這說明大家認可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說明我們的商業模式足夠穩定,持續在一個方向之上,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謝欣談到。
他還認為中國到每一家 SaaS 企業都應該全球化,而不是只在中國成長,全球業務才有更大的空間。
我們看到飛書出海業務動作頻頻,2022 年是飛書全面布局國際市場的第一年。謝欣告訴網易科技,雖然飛書的主要精力還在國內,但已經看到了國際市場的前景并有所準備。同時,在國際市場的發力和競爭也可以促使飛書將產品打磨得更好,反哺國內。
他一直在強調耐心,“飛書不可能像抖音一樣有爆炸式的增長,怎么做到有耐心,也是我們面對的挑戰。”
談新平臺:幫企業向內要效率,向外要增量
謝欣表示,我們現在講飛書業務未來式,原因是隨著飛書業務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客戶的需求也在變化,我們要拓展到千行百業,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三件套之一的多維表格,飛書把它比作是數字化的“瑞士軍刀”。
飛書宣布,用多維表格搭建的各行各業、各種場景的業務應用已經超過了十萬個,且均為業務部門的一線員工零成本搭建。“例如理想汽車用多維表格輕便地進行供應鏈缺料管理、西貝用多維表格搭建的敏捷開票系統、百安居用多維表格搭建實時客戶管理系統等等。”
具體而言,在多維表格中,用戶提交的數據可同步進行自動拉群、一鍵催辦等進展推進功能,并已實現更加精細化的權限管理。通過多維表格一鍵生成的儀表盤,管理者隨時隨地查看業務進展,對業務刨根問底。
而應用引擎,可以大幅降低業務系統的開發成本,同時告別傳統系統維護難、迭代慢的難題。飛書集成平臺,實現現有系統與飛書賬號、數據和流程的三重打通,讓老系統不再淪為信息孤島。
謝欣說,我們就是要打掉內部煙囪的“連接器”,讓企業從人找業務信息,真正變成了業務信息找人。
談新趨勢:GPT 是新工具用起來增強自己
數月以來,ChatGPT 持續火爆業界,成為現象級的科技事件。上一次引發這樣的轟動,還是谷歌的阿爾法狗戰勝人類圍棋大師李世石。甚至有人驚呼,人工智能終于迎來“iPhone 時刻”。
而在熱鬧的背后,很多打工人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價值,擺在大家面前的是實實在在的“取代”,這和還稍顯笨拙的機器人相比,更直觀也更扎心。
謝欣也在持續關注 ChatGPT 事件,他在對話中告訴網易科技,他認為未來人類能否提出好的問題將成為一個特別的能力,你要用 ChatGPT,就必須有好的提問。
他呼吁大家盡快用起來,這是一個全新的工具,我們要盡快學習它,并且增強自己。
(碼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