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財聯社12月19日電,據《生意人報》報道,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正在關閉其在俄羅斯的企業事業部,該部門負責為該國企業客戶提供信息和通信技術解決方案。該報稱,華為將在莫斯科、圣彼得堡、下諾夫哥羅德和新西伯利亞繼續維持其研發中心,這些中心正在開發5G技術、語音處理和生成以及計算機視覺技術、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系統以及機器學習等。
延伸閱讀:
金融時報:華為在俄羅斯面臨兩難境遇?
2022年4月1日
集微網消息,據《金融時報》3月31日報道,2014年,俄羅斯總統普京曾求助華為在克里米亞地區重建和升級該地區的通信基礎設施。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的電信專家Hosuk Lee-Makiyama表示,在克里米亞,俄羅斯“在高度軍事化的地區摒棄了西方電信設備商,并用華為和中興通訊取而代之”。他認為,如果諾基亞和愛立信真的完全退出俄羅斯,莫斯科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公司,尤其是華為”。
盡管手機出貨量最初暴跌,但據俄羅斯最大移動運營商MTS的分析師稱,華為在俄羅斯的手機銷量在3月的前兩周增長了300%,而其他中國品牌Oppo和Vivo的銷量也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長。
圖源:金融時報
華為在俄羅斯有四個研究中心,正在招聘數十名工程師,其中包括新西伯利亞的機器學習科學家、圣彼得堡的語音識別研究人員和下諾夫哥羅德的大數據分析師。華為還在莫斯科增加了新的銷售和業務發展機會。但專家表示,如果華為和小米等中國科技公司繼續向俄羅斯運送手機和電信設備,它們就有違反制裁的風險。
華為消費者業務(紅色曲線)近年來遭受重創 數據來源:金融時報
《金融時報》表示,華為可能會受到華盛頓的更多制裁——就如同當年特朗普發起對中興通訊的制裁一樣。前商務部官員、凱文·沃爾夫 (Kevin Wolf) 說:“華為和其他中國手機制造商不可能合法地向俄羅斯出口,理論上,華為有可能在沒有美國制造的設備和軟件等的情況下造出手機或基站,但很難相信他們能夠不依賴美國技術制造的芯片。”
自從特朗普政府實施的制裁措施切斷了華為獲得芯片的渠道后,華為一直在努力擺脫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影響。該公司輪值主席郭平周一告訴記者,華為正在努力重新設計產品,以繞過美國供應鏈,從成熟制程的芯片中獲得同等性能。
華為周一表示,制裁對華為智能手機業務的破壞最大,導致其去年的消費者業務收入萎縮了50%。華為去年的總收入同比下降29%至6368億元人民幣(約合1000億美元),但其電信和企業業務線的銷售額基本持平。
華為CFO孟晚舟表示:“華為團隊在過去幾年一直承受著很大的壓力,這讓我們更加團結,也讓我們的戰略更加清晰。”
蘋果和三星撤出俄羅斯,且愛立信和諾基亞暫停在俄羅斯的業務,給寬帶和移動網絡基礎設施的電信設備供應留下了一個缺口,這些基礎設施需要維護和升級。二十多年前,俄羅斯是華為首次涉足國外市場的目的地之一,美國對俄制裁加深了雙方的關系。
與2014年一樣,俄羅斯需要一家技術過硬的公司來提供新的防制裁國家支付系統Mir的硬件支持。分析師表示,華為已經贏得了在俄羅斯推出4G和5G網絡的大部分合同。
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的數據顯示,華為和中國同行中興通訊占據著俄羅斯無線網絡設備市場約40%至60%的份額,其余大部分為諾基亞和愛立信。華為的市場機會還可能涉足俄羅斯的其他防制裁項目,包括在失去谷歌移動服務訪問權限后為其手機開發的鴻蒙操作系統。俄羅斯手機制造商 BQ的首席執行官弗拉基米爾·普扎諾夫 (Vladimir Puzanov) 上周告訴俄羅斯媒體,該公司正在考慮在新設備上安裝 Harmony OS。
科技咨詢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駐北京的分析師楊光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說:“華為在俄羅斯市場占有巨大份額 ,而現在的制裁已經像是200磅的重物壓在他們頭上,那再增加20磅有什么可怕的?不過,華為作為一個商業實體,他們可能會暫時觀望。”
美國商務部出口官員馬修·博爾曼(Matthew Borman)周二威脅中國公司如果繞過俄羅斯制裁,也會遭遇嚴厲制裁。博爾曼表示,華盛頓已授予大量出口許可證,允許外國供應商繼續向華為銷售產品,但這些許可證可能會被撤銷。郭平表示,該公司正在“仔細評估”新的制裁措施。(校對/A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