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韓國通信委員會(KCC)表示,將對韓國三大應用平臺——谷歌、蘋果、One Store 展開調查,以了解其是否違反了韓國法律對禁止在 APP 中強制使用某一支付方式的規定。
據 KCC 稱,這一調查將會從 8 月 16 日開始,若應用平臺僅允許某一支付方式存在,或拒絕 APP 使用第三方支付,都將可能被視為違反《電信法修正案》。在一份聲明中,KCC 強調:“如果調查結果被判定為違規,委員會計劃通過罰款、強制糾正等嚴厲方式加以制止。”
調查的起因源自 5 月 17 日 KCC 收到的一則投訴,在該則投訴中,不少開發者反映谷歌強迫自己使用谷歌商店的支付系統,并要求其刪除第三方支付的鏈接,好讓谷歌從中收取 30% 的分成費用。
典型的例子是 Kakao。上個月,韓國最大的社交公司 Kakao 在遞交 KakaoTalk 的安卓版更新請求時,被谷歌以其它理由拒絕。無奈之下,Kakao 不得不刪除第三方支付的接口。另外,韓國音樂、網絡漫畫和電子書等方面的開發商,也將近期內容價格上漲的原因歸咎于谷歌的強迫性支付政策。
韓國是全球第一個打破應用平臺支付壟斷的國家。在去年 8 月份,韓國就高票通過了《電信法修正案》,從法律層面要求應用平臺開放第三方支付渠道。隨后,谷歌、蘋果相繼做出回應,表示遵守當地法律,將授權允許“僅在韓國市場中分發的 App 接入第三方支付渠道”。
與外界想象的“零分成”不同,盡管引入了第三方支付,但谷歌、蘋果依舊能從第三方支付渠道中獲得 26%-27% 的分成費用。原因就在于,《修正案》雖說禁止了應用平臺壟斷支付渠道,但并未禁止應用平臺收取其他費用,這實際上給了谷歌和蘋果解釋的空間。
在谷歌看來,原本的 30% 抽成是由平臺“建設費”和“支付分成”兩部分購成。雖然使用第三方支付渠道能免去支付分成這部分費用,但開發者依舊要承擔平臺建設費。而該費用主要用來幫助抵消 Google play 運行單獨計費系統的成本,以及“繼續投資 Android 和 Google Play 商店”的資金。
谷歌方面還表示,雖然對 Google Play 商店中實際銷售的應用或數字內容抽取 30% 的支付費用,但其實能給谷歌帶來的收益只有支付的3% 左右。因此,谷歌并沒有從平臺抽成中賺大錢。而這3% 左右的利潤,恰恰對應了削減的4% 抽成。
(邯鄲小程序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