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英特爾和聯發科今天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未來聯發科將利用英特爾代工服務 (IFS) 的 16 納米制程(Intel 16)工藝制造芯片,該工藝為 22FFL(一種為低功耗設備優化的傳統工藝)節點的改進版。該協議旨在通過利用英特爾的大量產能,讓聯發科能夠建立一個供需更加平衡、有彈性的供應鏈。
英特爾代工服務總裁 Randhir Thakur 稱:“聯發科作為世界領先的芯片設計公司之一,將幫助英特爾代工服務進入下一個快速增長階段。同時,英特爾代工服務的先進工藝和大量產能,將幫助聯發科產出更多芯片”。
聯發科平臺技術與制造運營部企業高級副總裁 NS Tsai 表示:“聯發科一直以來都采用多源戰略,英特爾代工服務產能的擴展將幫助聯發科創建一個更加多元的供應鏈。我們期待與英特爾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以滿足全球客戶快速增長的需求”。
聯發科目前每年生產超過 20 億臺設備,但目前還不清楚未來英特爾的代工廠能夠產出多少臺設備。并且英特爾也沒有說明聯發科在美國或歐洲的生產比例。
聯發科計劃生產的智能邊緣設備與英特爾 16 納米工藝非常吻合,該工藝是英特爾 22FFL 節點的改進版,最早在 2018 年就開始出貨。此外,該工藝制造的芯片仍然具有很高的性能,足夠大多數產品使用。
為了扭轉英特爾代工服務多年來的頹勢并向聯發科提供代工服務,英特爾向英特爾代工服務投入了 200 億美元的資金。目前英特爾代工服務已經有了不錯的發展勢頭,像是已經簽署了高通和亞馬遜網絡服務(AWS)作為初始客戶。
英特爾 CEO 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于 2021 年 3 月推出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該業務旨在重振公司市場地位,并在全球芯片制造領域擁有更大的影響力。但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今年第一季度僅帶來了 2.83 億美元(約 19 億人民幣)營收,作為參考,臺積電和三星今年第一季度分別為 175 億美元(約 1176 億人民幣)和 53 億美元(約 356 億人民幣)的營收。
IT之家了解到,為了建立能夠與三星和臺積電抗衡的晶圓代工業務,英特爾正積極從三星和臺積電等競爭對手中聘請高管和資深員工。
(邯鄲小程序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