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榮耀 21 日晚間發布全場景新品發布會,推出榮耀 MagicBook14 銳龍版等多款設備。在隨后記者會中趙明回答了手機行業諸多熱點話題。
對于印度市場,趙明表示,榮耀幾年前就在印度有團隊并經營了很長時間,后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榮耀印度團隊撤出,目前榮耀在印度仍有合作伙伴,并開啟了相關業務,同時印度市場保持了盈利,未來榮耀會采取非常穩妥的方式在印度市場開展業務。
此前多家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被針對
此前,小米、vivo、OPPO 等中國手機企業均受到了印度政府不同程度的針對。
小米 48 億元資產被印度扣押
5 月 1 日,有報道稱,印度政府因小米及其旗下公司涉嫌違反當地《外匯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向外國實體非法匯款,已扣押屬于小米技術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vt.)7.25 億美元(約 48 億人民幣)的資產。
對此,小米印度發布聲明稱,作為一個致力于印度的品牌,公司所有運營活動都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小米印度表示,“我們仔細研究了當局的命令,我們相信我們向銀行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賬單都是合法且真實的。小米印度公司支付的這些版稅均用于我們印度版本產品中所使用的授權技術和知識產權。對小米印度來說,支付此類版稅是合法的商業行為。當然,我們將與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誤會”。
實際上,這已經是印度政府今年第二次對小米印度公司進行調查,與上次追繳 5.8 億元稅款相比,這次扣押公司資產對小米印度影響會更大。
今年 1 月初,印度財政部發布聲明稱,印度稅務情報局(DRI)已向小米科技印度公司發出通知,向該公司追繳約 65.3 億盧比(約合人民幣 5.58 億元)稅款。
印度財政部文件顯示,印度稅務情報局在調查期間收集的證據表明,無論是小米印度還是其合約制造商,均未將小米印度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金額”計入其進口商品的評估價值,此舉違反了印度《海關法》與海關估價規則的規定。
當時,小米集團回應稱,小米在全球范圍內堅持合法合規經營,并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此次的稅務問題,根源是各方對進口商品的價格認定存在分歧。對包括專利許可費在內的特許權使用費是否應該計入進口商品的價格,這在各國都是一個復雜的技術性難題。
小米還稱,印度有關部門要求小米補繳的是 2017 年 4 月 1 日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之間與特許權使用費相關的進口環節稅金,與小米近期業務無關,且該官方聲明并非最終結果。對這一問題,小米也會繼續和印度有關部門進行溝通。
vivo 在印度被突擊搜查
有報道,印度執法局 7 月 5 日在全國 44 個地點突擊搜查中國手機廠商 vivo 及其他相關公司,聲稱要調查其是否從事所謂洗錢活動。
7 月 6 日,vivo 就此回應稱,vivo 正在配合印度相關部門,為他們提供所需的所有信息。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企業,vivo 在印度嚴格遵守當地的所有法律法規。
據南方都市報,該事件起因是印度中央調查局對 vivo 展開調查,因涉嫌違反《防止洗錢法》,由印度執法局接手調查。此前,vivo 在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經銷商已接受相關執法部門審查,印度政府聲稱發現該公司至少兩名股東提交了偽造文件與錯誤地址。
同樣在今年 7 月,印度執法局就凍結 vivo 印度公司相關的 119 個銀行賬戶,總額達 46.5 億盧比(約合 3.86 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 vivo 印度公司的 6.6 億盧比定期存款、2 公斤金條和約 73 萬盧比的現金。印度執法局在 7 月 7 日的聲明中稱,vivo 印度公司向關聯公司轉移了大量資金,約相當于 vivo 印度公司當地銷售額的近一半。印度執法局聲稱,“這些匯款是為了營造 vivo 印度注冊公司的巨額虧損,以避免在印度繳稅。”
不過按照最新消息,印度德里高等法院當地時間 7 月 13 日允許解凍 vivo 銀行賬戶,前提是 vivo 要向銀行提供 95 億印度盧比(約合 1.19 億美元)擔保。法院還要求 vivo 在賬戶中保留 25 億盧比余額。
OPPO 遭印度指控逃稅 37 億
當地時間 7 月 13 日,印度財政部發表聲明稱,印度稅收情報局(DRI)調查發現,OPPO 逃避關稅近 439 億印度盧比,約合 5.51 億美元或 37.18 億元人民幣。
對此,7 月 14 日,OPPO 公司回應稱:“OPPO 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秉持謹慎的公司治理框架。我們對印度政府聲明中提到的指控有不同看法,并將與當地相關政府部門進一步溝通。”
印度財政部發布聲明稱,印度稅收情報局(DRI)調查發現,OPPO 逃避關稅近 439 億盧比,“已向 OPPO 印度公司發出通知,要求繳納稅款”。
聲明稱,印度調查人員發現的證據表明,OPPO“錯誤地對部分用于生產手機的進口產品使用關稅豁免”,此外在計算進口貨物的交易價值時并未包括特許權使用費。聲明表示,印度稅收情報局建議對 OPPO 印度公司及相關員工進行處罰。
印度手機和電子協會:造成行業“深度且不必要的恐慌”
近年來,印度成為國產手機廠商出海的重要市場。OPPO 印度公司從事手機及其配件的制造、組裝、批發貿易、分銷業務,經營 OPPO、一加和 realme 等手機品牌。
據 Canalys 數據,2021 年,印度市場智能手機銷量 1.62 億部,同比上升 12%,銷量位于全球第二。去年,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的市場份額近七成,其中小米、vivo、realme、OPPO 市場份額分別為 25%、16%、15%、12%,位列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五。
2022 年第一季度,印度國內智能手機出貨數量達 3800 萬部,小米以 800 萬臺的出貨量穩居第一,realme 出貨量同比增長 40%,達到 600 萬臺。vivo、OPPO 分別以 570 萬臺和 460 萬臺的出貨量位列前五。
不過,據南方都市報,自去年以來,印度多次以“涉嫌洗錢”、“逃稅”、“做假賬”等理由,持續打壓華為、小米、OPPO、vivo、中興等中國智能手機廠商。
因此,印度手機和電子協會(India Cellular & Electronics Association)在上個月致信印度政府,就印度執法部門對手機企業采取的行動表達不滿,稱這造成了行業“深度且不必要的恐慌”。
中方發聲
中國駐印度使館發言人王小劍近日表示,印方頻繁調查中國企業的做法不僅擾亂了企業正常經營活動,損害企業商譽,更阻礙了印營商環境改善,挫傷了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市場主體在印投資經營的信心與意愿。
7 月 6 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對此表示:中方正密切關注此事。“我已經多次強調,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合法合規經營,同時堅定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我們希望印方依法合規調查執法,切實為中國企業在印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商業環境。”
(邯鄲小程序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