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外媒報道,從微軟的薩提亞-納德拉(SatyaNadella)、Alphabet旗下谷歌的桑德爾-皮查伊(SundarPichai)到Adobe的沙塔努-納拉恩(ShantanuNarayen),再到今年4月開始履職的IBM新CEO阿爾溫德-柯世納(ArvindKrishna),硅谷技術型CEO已開始崛起。
這四名印度出生的技術型CEO現(xiàn)在掌舵著或將要掌舵硅谷領先的科技公司。除了皮查伊之外,其他人接替的都是非技術型CEO的班。隨著這些公司經(jīng)歷中年危機,這些非技術型CEO給接班人留下了很多需要解決的棘手問題。但是,走馬上任的納德拉、皮查伊和納拉恩均成功帶領他們的公司走向了新的成功。而柯世納則被視為帶領IBM爭奪云市場份額的最佳人選。
IBM新CEO柯世納
柯世納是一名工程師,曾在印度理工學院接受培訓,擁有約15項專利。他接替了IBMCEO羅睿蘭(GinniRometty)的職務,而羅睿蘭以前曾從事銷售和一般管理工作。盡管在威脅其傳統(tǒng)業(yè)務的云計算時代,她因重組IBM的業(yè)務并使其變得更具相關性而獲得了贊譽,但IBM目前的股價較她2012年接手時下跌了約25%,而在此期間美國大盤上漲了逾150%。
柯世納被視為繼續(xù)帶領IBM爭奪云市場份額的最佳人選。2018年,他策劃了以340億美元收購紅帽(RedHat)的交易,這是IBM迄今為止進行的最大一筆收購。這家開源軟件公司為IBM帶來了一項關鍵的技術,使客戶可以在各種云服務之間遷移計算工作負載,從而幫助他們擺脫了對亞馬遜、微軟、谷歌和阿里巴巴等任何新的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的依賴。
微軟本周發(fā)布報告稱,它的云服務業(yè)務目前占其全部業(yè)務的三分之一,年增長率接近40%。投資者顯然看到了IBM高層變動的一線希望:消息傳出后,IBM股價上漲了逾4%。
微軟CEO納德拉
在2014年當納德拉接任掌門之位的時候,微軟的情況從各方面來說都很糟糕。它的Windows8一推出就遭遇了差評。它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發(fā)展也毫無起色。該公司的類似蘋果音樂播放器iPod的產(chǎn)品Zune,被視為是科技發(fā)展史上最失敗的產(chǎn)品之一。盡管微軟在硅谷擁有悠久的發(fā)展歷史,但是很多人認為,它需要新的戰(zhàn)略來對抗更為敏捷的公司如蘋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
作為存續(xù)42年之久的微軟公司的第三任CEO,納德拉成功將微軟帶入了21世紀。在擔任CEO之前,納德拉在微軟擔任云服務和企業(yè)部門常務副總裁。
在納德拉的領導下,微軟重新獲得了用戶對Windows10的信任,通過HoloLens全息眼鏡鞏固了它在虛擬現(xiàn)實領域中的領導地位,讓Office產(chǎn)品更易為人們使用,以及最重要的是,通過其Azure平臺開啟了公司轉型,意欲成為云計算巨頭。
納德拉的成功顯然給了華爾街很大的鼓舞。
谷歌CEO皮查伊
皮查伊以前是谷歌的產(chǎn)品主管,在2015年,他晉升為該公司的CEO。谷歌當時的CEO拉里-佩奇(LarryPage)現(xiàn)在則擔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CEO。Alphabet公司管理著谷歌和其他業(yè)務,包括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Nest和風投公司GoogleVentures。
盡管執(zhí)掌著全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公司之一,但是皮查伊身上很少看到硅谷領導者身上常見的那種非常情緒化的特征。這似乎就是皮查伊的制勝之道。
一名谷歌前經(jīng)理人這樣描述皮查伊:
“他總是處于中立的立場。你永遠無法真正知道這樣的人在想什么。”他說,皮查伊是那種“沉悶無趣的非常適合在公司做事的人”。
AdobeCEO納拉恩
Adobe首席執(zhí)行官納拉恩帶領公司成功向云計算轉型。在2012年,他宣布將帶領公司向基于云計算的訂閱制模式轉型。當時,這種做法曾遭到部分客戶的強烈抵制。此前,Adobe曾結盟微軟,力圖幫助自己銷售出更多的商業(yè)營銷軟件。通過大舉投資和建立伙伴關系,Adobe希望客戶能夠增大支出。
在轉型后,數(shù)字媒體和營銷軟件已不再是該公司的主營業(yè)務,相反它把重心轉向了基于云計算的訂閱制模式。
投資公司EdwardJones&Co.的分析師約什-奧爾森(JoshOlson)曾表示,Adobe強勁的業(yè)績表現(xiàn),讓該公司成為傳統(tǒng)軟件公司向云計算轉型的范例。
(
邯鄲網(wǎng)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