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北京 8 月 19 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道,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稱,45 億年前,木星可能被一顆新生行星迎頭撞擊,這次巨大撞擊從根本上改變了木星的命運和特征。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運行了大量三維計算機模擬后得出了這個結論。他們說,這一發現有助于解釋目前環繞木星運行的“朱諾”號探測器所收集的一些令人困惑的測量數據。
利用“朱諾”號任務傳來的數據,科學家們繪制出木星引力場的精確圖像,從而推斷出木星的組成和內部結構。他們發現,木星的內核比預想的要更松散且更大。事實上,“朱諾”號的數據表明,這顆行星的核心已被稀釋,含有除氫和氦以外的重元素,其直徑幾乎達到木星半徑的一半,這對標準的行星形成理論提出了挑戰。
英國萊斯大學的安德里亞·艾塞拉說:“這令人費解,這表明發生了一些事情,攪動了木星的內核,其內核可能遭受了巨大撞擊。”
研究人員稱,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木星的內核剛開始更稠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被破壞,不過,這一假設包含了許多不確定性。
因此,科學家們提出,在太陽系的早期階段,一顆仍在形成的大型行星與年輕的木星正面相撞,可能粉碎這顆行星最初的致密內核,導致重元素與其密度較低的外層混合。
研究小組進行了數千次計算機模擬,結果表明,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而且,唯一的可能性是木星同一個質量約為地球質量 10 倍的正在成型的行星迎面相撞,導致其內核變成現在的模樣。
“朱諾”號于 2011 年 8 月 5 日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于 2016 年 7 月抵達木星。到目前為止,它已經完成了幾次環繞木星的科學飛行,為我們了解這顆氣態巨星的起源、結構、大氣和磁場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邯鄲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