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1969 年 7 月 20 日下午 4 時 17 分 42 秒,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將左腳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
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 50 年,但阿姆斯特朗那句“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的經典獨白,仍然深深地刻在每個人的心里。
騰訊科技聯合知乎發起“登月 50 年”系列策劃,聚焦人類探索月球的點點滴滴,一起回顧人類和月球的往事。
第四期:人造衛星、火箭技術都領先美國的前蘇聯,為何沒實現載人登月呢?
文/知乎答主:理想著
蘇聯計劃使用N-1 火箭實現登月,但是N-1 火箭十分不給力,連續四次失敗徹底地將蘇聯的登月計劃推下了懸崖。
N-1 火箭是由當時 OKB-1 設計局的蘇聯航天巨擘科羅廖夫設計的,也是當時唯一一枚可以與土星五號媲美的重型火箭,起飛質量 2750 噸,妥妥的巨無霸一枚。但是N-1 火箭不理想的設計使得很難在那個年代取得成功。
N-1 火箭的一級采用了 30 臺 NK-15 發動機,這就使得火箭發射的難度增加,不同的發動機在工作時產生不同的震動頻率,非常容易干擾其他發動機的工作。
一般認為發射級的火箭發動機數量不宜超過 10 臺,否則系統內在的不穩定性很難達到長期安全穩定發射的要求。有的人可能會想到重型獵鷹火箭,雖然一級采用了 27 臺發動機但是最終還是取得了成功,但筆者認為此火箭還有待觀察,一次的成功不能說明重型獵鷹采用的方案是合理的。
其實,N-1 火箭的失敗不僅敗在了技術上,更敗在了蘇聯的國情上。
在 20 世紀 50、60 年代,蘇聯的重點并不在航天上,而是在導彈。當時蘇聯雖然有強大的陸軍和尖端的武器裝備,但美國的原子彈完全可以無視這些??v使后來蘇聯擁有了自己的原子彈,但沒有可以將原子彈送往美國本土的能力,而且外界又不斷地質疑蘇聯的轟炸機是否有能力突破美國的防空網絡。
所以當時蘇聯的所有設計局都有導彈研究的任務,否則整個設計局都有被撤銷的危險。所以科羅廖夫要想實現他的理想,就必須時刻宣傳它的軍事用途。終于在 1962 年N-1 火箭獲得了批準,由于種種原因科羅廖夫的另一個軍事領域的項目被砍掉,導致N-1 的資金變得緊張,為了節約資金N-1 火箭甚至省去了一級火箭的試車。
這種情況在土星五號上可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畢竟這種東西不是放煙花,一個不行再來一個。而在美國面對阿波羅計劃所需的巨額費用時,肯尼迪總統只是說了一句:“資金瞧我的。”
此外,不僅僅是資金短缺,在每一個設計局之間存在的競爭,導致本來就稀缺的資源又被分散了。當時關于登月方案有三個,除去科羅廖夫的N-1,還有切洛梅的U-700 和楊格爾的R-56。(還好最后楊格爾沒有參與到登月火箭的競爭中) 直到 1966 年才正式確認N-1 勝出,而三年后切洛梅又重新拿出了U-700 的藍圖,并獲得了政府的認可(這是在科羅廖夫逝世之后的事了)。這就有點混亂與無序甚至荒唐。除此之外,當時的蘇聯還有包括空間站在內的多個航天計劃在進行,嚴重地分散了蘇聯的精力。
再去看看美國,雖然在前期出現過類似于蘇聯的情況:多個不同的組織或機構在做著重復的工作。但美國政府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并及時進行了糾正:將航天領域的事情全部交給一個新成立的部門 NASA 去做,政府給了足夠 NASA 的重視,它的地位可以與國防部齊平,其部長直接由總統任命,直接向總統匯報,統一了全國的步伐。當肯尼迪總統遇刺之后,他們就把登月當做了最重要的事情。
其實,在科羅廖夫設計N-1 火箭時是可以讓一級火箭的發動機做到只用 5 臺的,那就需要古舒高設計的 RD-270 型號的發動機,但由于此型號的發動機使用的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都是劇毒的燃料,遭到了科羅廖夫的拒絕。事實上筆者認為科羅廖夫與古舒高之間關系的不合也影響了他的判斷,畢竟科羅廖夫近十年的牢獄之災是由古舒高而起的。
最后呢,總設計師科羅廖夫的逝世對整個計劃的進行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前面說過,各個設計局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特別融洽,為了確保計劃的順利進行,科羅廖夫奔走在各個設計局之間,盡量將他們團結在一起。但他的接班人米申卻沒有這個實力去調動起各方勢力。在N-1 火箭四次失敗后,勃列日涅夫解除米申的總設計師職務,蘇聯轟轟烈烈的登月計劃也以失敗告終。
不過,之后的蘇聯蔣精力放在了空間站上,并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以至于美國計劃建造國際空間站時,都是都是依靠著蘇聯人的經驗才建立起來的。
?。?a href="http://www.dianayi.cn/website/">邯鄲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