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今天宣布,今后將為滿足商業用途開放國際空間站的部分區域,包括將游客送往國際空間站、允許企業使用國際空間站內的設施,比如在真實太空背景下拍攝廣告或電影。
NASA 還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允許私營航天企業以模塊化方式半永久地同國際空間站展開連接。
未來企業可以將“私人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長達 30 天的時間,這一任務預計最早在 2020 年展開。分析稱,那些希望在零重力條件下展開實驗的研究公司、希望提供終極體驗的旅游公司,或者希望在太空背景下拍攝電影的電影公司都可能是這一項目的最終客戶。
不過,每一次太空旅行飛行費用可能超過 5000 萬美元,其中 NASA 每晚可以會從私人宇航員停留在國際空間站上收取 3.5 萬美元的費用。
NASA 的這一新臨時指令允許私營公司在國際空間站上租用使用時間和空間,用于生產、營銷或測試他們的產品。
NASA 還允許這些公司將國際空間站上的資源用于商業目的,甚至利用美國航天局宇航員的時間和專門知識(但不能利用他們的宇航員形象)從事商業目的。
如果私營企業有意愿的話,他們甚至可以最早在 2020 年將自己的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但以上所有這些活動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對于 NASA 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長期以來,NASA 一直對國際空間站的商業化持反對態度。具體來說就是,盡管俄羅斯一直對國際空間站上的廣告和品牌持有更加開放的態度(就像和平號空間站一樣),并曾向國際空間站運送過游客,但 NASA 一直嚴格禁止將國際空間站用于商業目的。
到目前為止,任何希望要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產品的公司都必須表明,這項任務含有一些教育內容,或者它是圍繞著某種技術演示所展開的,不允許將純粹的商業項目送往國際空間站,NASA 甚至禁止宇航員從事有可能被用來賺錢的實驗。
但在去年 8 月,NASA 局長吉姆-布里登斯丁(Jim Bridenstine)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研究如何使航天局商業化的可能,因為他認為這樣做可以為 NASA 提供新的收入來源,同時帶來知名度。
“NASA 有可能通過向航天器出售冠名權或向火箭出售冠名權來抵消部分成本嗎?”布里登斯丁在去年 8 月對 NASA 的一組顧問說道。“我告訴你們,現在的人們對此很感興趣。但問題是,這有可能嗎?這一問題的答案我不知道,但需要有人來給我們一些建議。”
此外,NASA 領導層已明確表示,該局希望有朝一日將國際空間站及其軌道空間區域(低地球軌道及空間)的控制權移交給私營部門。這樣,NASA 就可以執行更雄心勃勃的任務,比如在月球周圍建造一個新的空間站,并將人類送回月球表面等。
2018 年,特朗普總統的預算要求在 2025 年之前停止對國際空間站的直接資助,并將軌道實驗室的運作讓給私營公司運作。由于立法者的反對,如今白宮已經不再追求 2025 年的最后期限,但 NASA 仍在尋求啟動私營航天行業接管低地球軌道的行動。
為了幫助實現這一目標,NASA 委托了 12 家公司研究在這一空間區域建立大規模可變現商業模式的方法。每一家公司都詳細闡述了自己關于新私人太空空間的構想,這些空間既可以附屬于國際空間站,也可以在低地球軌道上自由飛行。根據 NASA 的說法,這些平臺可以作為研究、甚至是私人訪問者的“目的地”,產生收入并開出辟全新的商業模式。
NASA 承認,實現這一商業化愿景的障礙仍然很大,因為運送人員和貨物到太空是相當昂貴的任務,但該局依舊在向這一方向不斷推進。
當然,如果未來人們要使用國際空間站,也將面臨一些嚴格的限制。比如每年只有 175 公斤的商業貨物被允許送到國際空間站、NASA 工作人員每年只能花費 90 個小時從事商業活動等。同時,私人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的任務被限制在 30 天之內,且 NASA 已經公布了一份批準允許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商業活動清單。
此外,使用國際空間站上的設施是極其昂貴的。每名宇航員每天使用生命維持系統和太空廁所的費用就高達 1.125 萬美元。國際空間站所有必要的乘員用品,如食品、空氣、醫療用品等,每天的費用為 2.25 萬美元。國際空間站上的電力也十分昂貴,每千瓦小時電費為 42 美元。
分析指出,在 NASA 開放這一口子后,有些企業可能還想做得更大,即把自己的太空艙送到國際空間站。幸運的是,NASA 已經確保他們未來將擁有一個可用的對接端口。那就是,該機構正在提供空間站和諧號節點艙上的接駁口,以供商業模組在有限的時間內使用。與這個接駁口對接的商業模組將可以使用國際空間站上的公用設施,宇航員在太空逗留期間也可能會使用該模塊。NASA 表示,美國宇航局將很快提出與諧號節點艙相關的模組對接提案,并將在本財政年度結束前做出最終決定。
(武安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