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美國航天局 7 日說,“洞察”號火星探測器今年 2 月首次遭遇火星旋風,它搭載的氣象傳感器讓科學家第一次了解到火星風和塵埃如何在火星表面相互作用。
美國航天局發表公報說,這次火星旋風發生在今年 2 月 1 日,是“洞察”號登陸火星的第 65 個火星日(第 67 個地球日)。“洞察”號上搭載的“輔助有效載荷子系統”傳感器可以全天候記錄氣象數據,讓科學家第一次測量到火星表面的風和塵埃如何“實時”相互作用。這些數據有助于研究火星風如何塑造火星表面景觀,也可為將來使用太陽能的火星探測任務提供更多信息。
火星旋風又被稱為火星塵暴或塵卷風,它是由地面強烈增溫等原因形成的小旋風,當風力足夠大時,可以卷起地面沙塵及輕小物體并形成旋轉的塵柱。旋風通常發生在火星正午至 15 時之間,此時陽光強度最大,地表溫度很快就會高于上方空氣的溫度。
這次火星旋風發生在火星時間 13 時 33 分,“洞察”號氣象傳感器記錄到了風向改變和地表氣壓急劇下降。風向變化近 180 度,表明旋風直接刮過了探測器。風速最大峰值為每秒 20 米,氣壓降幅達 9 帕,是有史以來測到的火星地表氣壓最大降幅。
與此同時,“洞察”號兩塊太陽能電池板還經歷了小幅能量波動,其中一塊電池板輸出功率增加 0.7%,另一塊輸出功率增加了 2.7%。火星旋風有時可以清除探測器太陽能電池板上的塵埃,提高發電功率,但猛烈的塵暴也可能給探測器帶來毀滅性災難。
“這次事件對我們的功率輸出沒有太大影響……但它為我們了解火星風如何驅動地表變化提供了新的起點,我們迄今仍不知道在火星上需要多大的風才能吹起塵埃。”“洞察”號任務團隊成員拉爾夫·洛倫茨說。
2018 年 11 月 26 日,“洞察”號在火星艾利希平原成功著陸,執行人類首次探究火星“內心深處”的任務。據介紹,“洞察”號登陸火星以來,它的兩塊太陽能電池板上已聚集了一層薄薄的塵埃。由于塵埃覆蓋以及火星正遠離太陽,電池板輸出功率已下降約 30%。但目前兩塊電池板每個火星日發電約 2.7 度,足夠“洞察”號每日運行所需的 1.5 度電量。
(武安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