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據國外媒體報道,此時此刻,在空間站和宇宙飛船上就生活著一些可能帶來危險的真菌,但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否真的會傷害宇航員,科學家還需要對此進行更多的研究。這是 4 月 11 日發表在《天體生物學》(Astrobiology)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得出的結論,該研究回顧了已知在太空中存在的真菌毒素(mycotoxin)——能傷害人類的真菌性化合物。
微生物在地球上無處不在,包括各種細菌和單細胞真菌。因此,這些長期陪伴人類的微小生命搭便車登上國際空間站和其他太空飛船并不令人驚奇。盡管科學家對太空中的細菌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對真菌的研究相對較少。部分原因是,這些蘑菇的近親通常只對生活在壓力環境下或免疫系統嚴重受損的人造成健康問題。
不過,長期的太空飛行壓力已經被證實會影響宇航員的免疫系統。因此,比利時根特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想知道真菌會如何影響宇航員的健康。在對科學文獻的回顧中,研究人員發現已有的少數研究基本上都是關于不同真菌種類的檢測。
“但是對于真菌毒素,我們幾乎什么也沒發現,”根特大學的藥物科學家、這篇新論文的合著者薩拉·德·賽格(Sarah de Saeger)說道。她表示,這是有問題的,因為我們已經知道,在太空飛船上發現的特定真菌——如黃曲霉和鏈格孢屬真菌——會產生致癌和抑制免疫的化合物,而這些分子往往是在真菌受到環境壓力時形成的(如果太空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充滿壓力的環境,那么對真菌來說也是如此)。目前我們還不清楚宇航員是否真的受到了這些毒素的影響。
德·賽格的團隊建議航天機構在航天器中對霉菌毒素進行更深入的檢測和研究。他們特別指出,應該發展監測航天器表面和內部空氣的新方法。目前,大多數真菌檢測都是通過將樣本送回地球上的實驗室來完成的,但這在長期任務(比如載人火星飛行)中是不可能的。
德·賽格強調,霉菌毒素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著對宇航員的危險。在地球上,人們經常接觸到這些化合物,但它們在不同疾病中的具體貢獻并不總是那么清晰。另一方面,沒有人知道真菌是如何在長期太空任務的封閉環境中生長和演化的。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藥物學家阿德里安娜·布拉喬維茨(Adriana Blachowicz)表示,這項研究提供最重要的信息是,真菌和細菌是人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曾在國際空間站上研究過真菌,但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無論我們走到哪里,真菌和細菌都會尾隨其后,”她補充道。此前有研究顯示,細菌在太空中毒性更強,所以有人擔心真菌也會如此。
(武安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