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日前的蘋果新品發布會,開始在軟件服務領域下重注,從新聞、信用卡、游戲、電視和原創內容流媒體,蘋果將互聯網服務領域中賺錢的業務都盯上了。
其實蘋果早就應該這么做了,筆者之前說過,蘋果所擁有的操作系統+高溢價頂尖的硬件構建的軟硬一體化生態+極具軟件服務付費意愿能力的用戶群,蘋果手里的牌是小米甚至諸多互聯網公司所極度渴求而又沒有的。
過去樂視小米一直想要做互聯網服務生態,連接起硬件、軟件、服務,無論是小米還是樂視,一直希望外界給予它互聯網公司的認可。
但其實,只有蘋果具備這個條件與實力,但是蘋果公司過去幾年卻一直執著于賣硬件,從硬件上最大化的榨取利潤,而忽略了軟件服務營收上其實遠比硬件服務要更具可持續性與黏性。
而蘋果荒廢了幾年時間之后,直到硬件賣不動了才想到這事兒,可以說,在今天,蘋果錯失了打造新聞訂閱與視頻服務人口等業務的最佳時機,市場上的其他選手比如說在視頻領域,Netflix、HBO 已經建立了統一的內容庫,現在蘋果此時入局已經晚了。
不過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這并不意味著蘋果湯都喝不到,不過市場最大的蛋糕已經不會屬于蘋果。
盡管如此,蘋果在這幾項服務中,依然有一項頗具潛力的業務,就是 Apple card。Apple card 的發布可以說是在業內預期之外的,但是這可能是繼 Facebook 學微信,谷歌學百度推信息流之后,蘋果也開始學起了支付寶花唄。
人們需要存錢、轉賬和借錢,Apple card 可以說切入了軟件服務業的一個剛需領域,蘋果之外,大量新老科技公司都在試圖進一步挖掘金融領域的潛力,比如亞馬遜公司就在去年與銀行討論建立類似于支票賬戶的業務,畢竟,消費金融業務具備高度的黏性與剛需性。
Apple card 它與 iOS 上的“錢包”App 高度集成,持卡人可以通過蘋果錢包設置開支額度,追蹤獎勵和管理賬目,它比普通信用卡管理有更高級的功能,包括支出詳單和高級建議,還能通過機器學習幫助人們提升財務支出的健康度。免逾期費、免年費、免超限費、全球通用免跨境支付費。
Apple Card 的策略帶來一個可能性是使用戶被較低的年利率所吸引,繼而增強 Apple Pay 的用戶黏性。
另一大亮點是更安全:用戶申請的 Apple Card 賬號將會安全地存儲在手機加密區,交易也需要 Touch ID 或 Face ID 認證。蘋果不會查看你的消費金額、消費地點以及不會向第三方轉售用戶的信息與消費數據等。
而最大的亮點莫過于顧客使用蘋果卡購物將獲得“Daily Cash(每日返現)”在 Apple Store 蘋果零售店、蘋果網站、蘋果應用商店還是 iTunes 上購買蘋果軟硬件產品,都能獲得3% 的返現。
日常用 Apple Pay 買東西都能得到2% 的返現,沒有類別限制。這張卡年費為0,還有2-3% 的返現,只要你用這張卡,不管是線下零售消費還是其他消費,每筆都是 98 折,相當于會員價了,本質是送錢。這其實是一種補貼策略——類似于當初支付寶微信搶占信用卡用戶時以及在線下支付零售時所用的招數。
對于消費者說,哪有便宜可占就跑向哪,而用戶群體之間也會有褥羊毛的慣性,平臺補貼一旦存在,各種社交小圈子內必然會口口相傳而推動用戶集聚,形成一定的裂變增長效應。
畢竟對于大額消費支付比如超過 1 萬的消費來說,2% 也有 200 元。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自然也會考慮使用 Apple Pay。可惜的是,蘋果醒悟的有點晚。
如果 Apple Pay 當初在進入中國市場之時,就學習微信支付寶采用返現與補貼的招數,必然會成為許多用戶愿意選擇的支付方式之一。這可能是源于當初的節節勝利的蘋果與今日營收受挫的蘋果在心態上有了變化,開始愿意低下頭來學習互聯網巨頭的一些慣用招數來推廣自身的服務。
無手續費、無罰款、消費返現,這意味著蘋果 Apple card 推出這項業務需要大量的現金流支持,但對于蘋果來說,不缺流動資金,這筆錢就相當于是用戶補貼,而蘋果也可以通過與合作商戶建立合作協議來一起補貼用戶。
相信蘋果的想法與微信支付寶的推廣策略也大致類似,先將用戶量做大,前期不考慮賺錢,當形成支付生態規模與用戶習慣形成,再想辦法通過其他服務的手續費或者增值服務業務來賺錢,軟件服務領域不比硬件,總有辦法收回之前的補貼成本。
某種程度上,Apple card 是對微信支付寶的返現模式的活學活用。
在今天的國內支付市場,Apple Pay 在線上線下的連接性上與移動支付生態的建設能力上已經落后于微信與支付寶。當然,Apple Pay 有它的獨有優勢,但 Apple Pay 也沒有凸顯出它對于用戶的不可或缺性以及差異化特征,卻反而處處體現出它在華的水土不服與不適。
如果 Apple card 進入中國市場,可能也會間接帶動 Apple Pay 的消費業務,在支付市場會對支付寶微信造成一定的沖擊。
當前有消息指出,支付寶官方公告顯示,從 3 月 26 日起,支付寶信用卡還款將開始收取服務費。按照當前支付寶信用卡還款規則,超過 2000 基礎免費額度,超出部分則按照 0.1% 收取服務費,最低 0.1 元,與微信的收費標準相同。支付寶信用卡還款收費的時間點恰恰是蘋果 Apple card 發布的時間點。
不過如果該業務進入國內市場,Apple card 很難短時間內沖擊到支付寶與微信的業務,因為一方面支付寶微信已經構建了龐大的用戶的消費生態與消費場景,用戶已經很難離開了,這也是微信支付寶收取手續費的底氣。
另一方面,需要考慮到的現實條件是,蘋果要借助 APP card 進入當地消費信貸市場,可能會面臨政策難題,雖然黏性用戶群與支付數據的結合能夠創造新營收模式,但金融監管規定可能很難允許他們單獨行動,這是 Apple card 進入中國或者其他市場的不確定因素。
但 Apple card 的機會在海外市場,支付寶與微信在海外布局的還不錯,各種占有著一定的用戶群體,比如說支付寶在海外有 3 億用戶,蘋果的 apple card 很可能會對支付寶微信海外市場造成一定沖擊。
根據 Statista 發布的“2019 中國科技巨頭”報告顯示,在所有數字支付服務中,支付寶排名第一,微信支付和 QQ 錢包分列二、三位。百度錢包和 ApplePay 排名第四和第五。
ApplePay 在美國市場與部分歐洲國家還在增長,根據庫克在發布會上透露,Apple Pay 在美國的覆蓋率為 70%,澳大利亞甚達到了 99%。但總體在全球市場還是不溫不火的態勢,在中國市場更不容樂觀。Apple card 的出現時機雖然有點晚,但從目前來看,也算是幫扶 ApplePay 的一步好棋。
(邯鄲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