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2018 年 12 月 13 日,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會改變命運》的報道刷屏朋友圈,文中,248 所貧困地區中學的不少學生通過直播屏幕改變了前途命運。
實際上,最近一兩年來,AI 也在影響著中國至少 100 萬學生的教育,甚至命運。他們通過接受線上虛擬老師授課,以及線下老師的輔助,以達到提升學習能力和成績的目的。
這聽起來似乎不太現實,因為 AI 在國內的落地應用尚不明朗,大家對此的態度還呈兩個極端。有人認為不靠譜不成熟,也有很多人唯 AI 論,抱有過大的期待。
而已經做了四年 AI 教育的松鼠 AI 智適應教育創始人栗浩洋則告訴新浪科技,在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改變教育,從產品教育上已經很成熟了。他透露,松鼠 AI 目前已服務了 100 萬名學生,與 1800 家學校合作,去年總部加全國合作學校收入額 10 億元,能達到 300%-400% 的增長,今年總部加全國合作學校的預期是 30 億-40 億元。
“行業接下來最大的挑戰其實是用戶認知,就看大家能不能接受。”
虛擬老師比人類老師更能教好孩子嗎?
你可能在網上聽過老師遠程授課,但你接觸過虛擬老師在線上教學嗎?相信大多數人是不了解的。因為 AI 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目前在國內還是一個萌芽階段。
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栗浩洋透露,中國有 1.8 億中小學生,但使用 AI 教育的也就 100 多萬,也就是說,在偌大的中國教育市場,AI 教育只覆蓋到了 0.56% 的學生。
在這樣一個相對迷茫的市場,有一些科技公司看到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作為一家初創公司,乂學教育-松鼠 AI 教育已經在領域內做了 4 年將 AI 應用到教育的研發,栗浩洋表示有信心將公司做到 500 強去。
他的底氣來自哪里?
首先是虛擬老師系統的自適應性。松鼠 AI 最核心的東西,就是一套基于智能技術和大數據的自適應學習系統,通過捕捉學生學習數據,為學生精準診斷、推送適合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路徑。
也就是說,這讓過去以老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變成了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給出解決方案。
“最大的優勢,還是系統的不斷自我成長。一個老師的成長速度是有限的,而一個 AI 老師3、4 年時間可以教 100 萬學生。”栗浩洋表示,有的大型教育機構每年要招3、4 萬老師,而新老師和資深老師的教學質量肯定不一樣,但是對于 AI 老師來說,教的時間越長,積累的數據越多,測算就越精準。
AI 還可以產生知識的無限性,積累幾萬個知識點的同時,讓這些知識點之間產生上億的關聯。此外,在用戶畫像、知識點的拆分,以及更難的路徑規劃、動態學習目標上,AI 也是高于人的。
“比如 90 分的孩子要提升到 96 分,70 分的孩子要提升到 79 分,不同的孩子學習內容不一樣,沒有一個老師能像 AI 規劃這么好。同樣都是 90 分的孩子,往 96 走,要學習的東西也不一樣。”栗浩洋說。
實際上,為了研發這套系統,過去幾年時間,栗浩洋和團隊一直在從國外挖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專家過來。比如簽下了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 CMU 計算機學院院長、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科學家 Tom Mitchell 教授,出任 Chief AI officer 一職。目前,松鼠 AI 像 Tom Mitchell 這樣頂尖的科學家有四五個,其中有三個全職。而 Tom Mitchell 則負責松鼠 AI 在全球的實驗室,其中就包括在卡內基梅隆大學一個二十多人的實驗室。
人工智能當然不能完全替代老師,而學習并不是一個可以完全靠 AI 去解決的事情。栗浩洋透露,在系統之外,松鼠 AI 也配備了輔導老師,進行情感互動、答疑解惑。
“全球的教育一定都是 AI 教育,這是一個大趨勢。Ai 不是取代了老師,而是取代了教學,因為老師對學生的情感溝通、性格塑造完全沒法取。AI 教育的目的是讓老師用更多的時間在育人上。”
未來 5 年,松鼠 AI 要在 5000 億的市場中拿下千億
中國近幾年來,嘗試改變教育的模式和企業不少,但真正有效的并不多見,而互聯網教育經過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目前也是亂象待改,政策嚴控。
“中國教育這 20 年來其實變化并沒有很大,不像科技在過去 20 年的進步,已經是日新月異。現在的老師都還像四個人抬轎子一樣,跟 500 年前的是一樣的。”栗浩洋坦言。
那么,對 AI 教育的普及和應用來說,又會是一場多遠的仗?
栗浩洋表示,不管是從技術上還是商業上,AI 都要從不同的細分來看:已經成熟的,比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協同分類等;還需要3、5 年才能成熟的,如翻譯、醫療、征信;至少 5 年后,甚至 15 年才可能成熟的,如無人駕駛。
對 AI 教育而言,他認為目前知識教育已經成熟了,但是主觀題、閱卷需要3、5 年才能成熟,至于表情識別、腦科學就需要 15 年才行。
而在技術之外,用戶認知是松鼠 AI 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整個 AI 教育行業在發展中需要跨過去的阻礙。
不過栗浩洋比較樂觀,他認為 AI 教育 5 年普及到 50% 是沒有問題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目前中小學輔導是 6000 億市場,未來可能會增長到一萬億,50% 的話就是 5000 億的市場。一個公司如果能拿下來這 50% 的 20%,已經是千億的銷售額了,已經是世界 500 強了。我們是有機會占到 30%、40% 的。”
接下來,松鼠 AI 將會在 2019 年重點把系統的質量提高,并作出兩次大的迭代,一是底層結構式的改變;二是在人機互動上作出大的提升,讓系統和孩子有對話,像私人助理一樣。
此外,公司也在不斷收購業余制學校,“現在有 1800 家合作學校,其中做的好的我們會大幅度收購。我們前年收購了一家學校,原來只有 30 萬利潤,去年做到了 160 萬利潤,我們會在爆發期來之前把它收購掉。”
為此,松鼠 AI 也需要更多的融資來發展業務。在此之前,松鼠 AI 已獲得三輪共計近 10 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 SIG 海納、天圖資本、大華銀行、中科院國科嘉和基金、好未來、新東方以及俞敏洪個人。
栗浩洋透露,公司接下來會有一個目標 2 億美金的融資,在今年完成。而過去的融資資金 80% 都花在了系統研發上,好在“線上業務沒有過度燒錢,一直在做性價比。線下本身就是盈利的,去年下半年有 4 個月現金流都是盈利的,有一個月正向現金流超過兩千萬。接下來會大幅度擴張線下學校。”
(邯鄲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