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上周末,京東的開年大會上,京東宣布 2019 年將末位淘汰 10% 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此消息已得到京東方面的確認。
作為一家擁有 18 萬人的企業,京東裁員的消息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在整個京東的體系中,分為副總裁、高級副總裁、CXO,各子業務 CEO,京東副總裁級別及以上高管可能超過 100 人。
也就是說,在此次高管裁員中,京東將裁掉的高管在 10 人左右。
可是,就在去年 5 月 16 日,劉強東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針對裁員的傳聞曾表示,“我們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
“茍富貴,莫相忘”的盟誓言猶在耳,今天怎么說翻臉就翻臉了呢?
而就在今天,劉強東的鐵桿好哥們兒,另外一位互聯網大佬李國慶發表公開信,宣布離開當當網,放飛自我,要到區塊鏈行業創業去。
劉強東開除兄弟,李國慶開除自己,2019 年才剛剛開始,互聯網大佬們都怎么了?
1
對于京東來說,過去一年的日子很難過。股價的接連下跌,一度逼近破發,掌門人劉強東身陷丑聞漩渦,一度面臨牢獄之災。在這樣的雙重夾擊之下,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下降,前途晦暗。
京東過去所有強調規模經濟的美好圖景遲遲未有成效,依靠自營貨品下的控貨能力與物流體系構建起的堅實壁壘,也正在對手步步緊逼之下漸趨瓦解。
無論是菜鳥網絡的步步緊逼,還是拼多多等一眾新興電商的蠶食,都讓京東疲于應付,用戶不斷被拼多多這一新興的電商平臺收割。
2018 年第三季度,京東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用戶數下滑,截至 2018 年 9 月 30 日,年度活躍用戶數為 3.05 億,比 6 月 30 日少 860 萬,落后了拼多多 8000 多萬。
老市場不給力,新市場又沒自己的份,京東的人口紅利漸漸吃完。伴隨著用戶下跌的,還有營收同比增速的下滑,2018 年前三季度,分別為 33%、31% 和 25%,而 Q3 的增速也創下了 9 個季度以來的新低,首次低于 30%。
但另一邊,阿里收入同比增長 54%,拼多多增長 679%。
在此情況下,2018 年前三季度各家機構也紛紛減持京東的股票,從年中最高點的 581 家,降至了三季度末的 155 家,持股總數從 6.177 億股減至 4081.563 萬股。以高翎資本為代表的一眾“鐵桿粉絲”機構一邊減持京東的股票,一邊買入阿里的股票,當初說好的愛情呢?
相比劉強東而言,李國慶的日子似乎要舒服得多,既沒有緋聞,也沒有官司,除了在網上因為給好哥們站隊被人狂噴了一臉口水之外,小日子過得還是很滋潤的嘛。但是為什么忽然想不開要開除自己呢?這是個謎,就像區塊鏈一樣難解的謎。
李國慶的當當網于 2010 年 12 月 8 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16 年 9 月,李國慶的老婆俞渝認為市值不足以體現公司價值,以 5.3 億美元的價格從紐交所私有化退市,這個價格不到上市時的四分之一。之后,當當尋求轉型綜合電商的多元化努力一直沒有突破,漸漸歸于沉寂。
近年來,圍繞當當網的“并購”消息不斷。據媒體報道,除了海航系外,亞馬遜、百度、騰訊此前也曾透露出收購當當網的意向。
2018 年,京東深陷泥沼,作為一同伴隨著中國互聯網成長的李國慶,就幾次力挺劉強東,甚至不惜自曝“婚外性”。
“好基友,一輩子”的兄弟情,躍然紙上,但是卻沒能給京東的困局帶來什么實質性的助力。
2018 年下半年,京東就像一只無頭蒼蠅四處亂撞,一邊頂著創始人危機,一邊四處在外布局。
“京東金融”品牌升級為“京東數科”,進軍泰國市場、京東物流開啟快遞服務、開展保險業務,甚至是城里京東農業研究,進軍養豬市場……
京東正在漸漸變成一個步入中年的“胖子”,一個油膩的歐巴桑,所以,劉強東的瘦身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狂飆突進,固然讓京東的擴展很快,但是帶來的后遺癥也很大,組織架構和業務上來不及打磨細節,人浮于事在所難免。
另一方面,術業有專攻,在業務開展初期可以空降高管,但是一旦進入了穩定的經營狀態,勢必會出現一些管理人員與職位不響匹配的情況,影響到公司的業務和發展,而降級、調離等處置方式,實施起來又會困難重重。
這樣一來,京東就可以在大幅度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再次優化組織架構、簡化組織層級、減少中間層次,增強企業決策和運營的靈活性,讓更多年輕人承擔關鍵人物,末位淘汰掉一些不太稱職的高管。
一些靠京東電商早期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老臣,或者內部逐年提拔的,卻無法轉型新業務,跟不上京東腳步的、卻拿著幾百萬年薪的高管,自然會被淘汰。
在這雙重夾擊之下,那些在自己崗位上,能力稍顯不足的,無法讓京東業務精簡高效運轉的,當然就只有說拜拜了。
2
昨日,京東方面的有關負責人表示,“京東集團正在積極推動‘小集團,大業務’的轉型,旨在盤活資源、充分發揮組織活力,為多元業務的發展保駕護航,以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這一回應,算是一個比較官方的說法,而實際上從去年的 12 月份,就已經可以看出了端倪。
當時外界傳出“京東到家貨架倒閉并且在全國大批量裁員”的消息,京東到家相關人員立刻回復表示,項目做了些調整,聚焦做主營零售業務。而后,2019 年 1 月 23 日,京東宣布旗下的“三駕馬車”,分別是京東零售、京東物流、京東數字科技,共同成為京東未來發展的驅動力。這再次印證了京東精簡業務和組織,聚焦主營業務的事實。
當然,從京東的角度來看,“末位淘汰高管”或許只是去年組織架構調整的延續,是公司在發展過程當中,適當自我整理的一次瘦身運動。但是,從這一次事件的背后,我們還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東西。
對于劉強東個人而言,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比較具有草莽氣息的一個掌門人,曾經表示“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這一次寧愿頂著打自己臉的壓力,其實也算是對其過去粗暴管理公司的一種反思。
一家企業的氣質和歸宿,和創始人的氣質有著極大關系的,京東的“一言堂”和草莽氣息,與劉強東這個創始人是密不可分的。
可是,辦企業不是梁山聚義,不能講江湖義氣。從某種程度上說,劉強東之前的言論,是在給京東高管搭建一個溫暖的舒適區,反而縱容了集團內的體制化和僵硬化,甚至會滋生腐敗、破壞公司積極的企業文化。
末位淘汰高管,就是劉強東打破這種舒適區的一種嘗試,用鯰魚效應才給公司運轉,注入新的活力。
至于輿論壓力,誰在乎呢?
早在去年的風波過后,從劉強東多年苦心經營的正面形象和聲譽,都一朝毀于一旦,道德風評跌落谷底,形象一落千丈。
3
京東淘汰高管,表面上看只是一小撮人的事,是一個京東的事。
但是,整件事的背后卻不禁讓人猜測,京東淘汰高管的行為,會不會擴散到普通員工?
如果說京東這一次是“斬將”,那么按照正常邏輯來看,接下來就有可能是“裁軍”了。
京東作為中國互聯網的巨頭之一,它已經率先打響了高管末位淘汰的第一槍,那么緊接著其他的互聯網企業會不會跟進呢?
要知道,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互聯網企業野蠻生長, “跑馬圈地+滾雪球式”的快速發展中,不可避免犯了一個“通病”,就是業務涉獵過于廣泛、效率降低,業務單元、事業部形成了“小山頭”壁壘,妨礙了企業的發展。
越來越臃腫的互聯網公司,如今已經到了一個臃腫的地步,從中滋生的腐敗和效率低下等問題,使得這一個年輕的行業越來越向一個傳統行業靠攏。
恰巧,在當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資本進入寒冬、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的大背景下,正是互聯網企業節約成本,精簡機構提升效率的一個契機。
在此契機下,途牛、小紅書、美團、騰訊、去哪兒、新浪等公司,都相繼傳出了裁員的消息,其他公司會不會也跟著勒緊褲腰帶,通過“裁員”來降低人力成本和運營支出,實現開源節流,降本提效。
我們可以看到的,市場上已經傳了很多互聯網公司裁員消息,往年的春節前后,各大互聯網企業都在想辦法留住人,現在則是想辦法裁員,停止社招,而小規模的公司就更不用說了。
4
結語
其實,不管是京東淘汰高管也好,還是李國慶離開當當再創業也罷,其實折射出來都是一個行業的問題。
互聯網行業已經進入都了存量時代,電商行業同樣如此,創新瓶頸和行業天花板所帶來的壓力更大。
在此情況下,互聯網行業無可避免的出現了泡沫,京東的高管層也出現了“高管泡沫”。李國慶瀟灑地走了,但是當當以圖書為根基,未來的航向將很簡單明確,他個人離職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會降低很多,而且還有老婆繼續留在當當掌舵,他可以了無牽掛,拋棄趨向于定型的電商行業,進入了區塊鏈這個充滿前景的領域。
只是,劉強東卻無法像李國慶這么瀟灑,他還要為 2019 年到底開除哪些兄弟而發愁。
(邯鄲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