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或將迎來一波爆發。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近日公布的數據,截至目前,全國已頒發了共 101 張路測牌照,分別由互聯網公司、主機廠、共享出行平臺共 32 家自動駕駛相關企業從 14 座城市獲得。其中,百度以超 50 張的牌照數量占據半壁江山,傳統車企則多在 3 張以內。在各個城市中,北京以 56 張牌照居首,排名二三位的重慶和上海分別拿到 11 張、7 張牌照。
獲得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意味著企業可以進行實車測試。雷鋒網新智駕注意到,自 2018 年 3 月國內首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發出后,百度、蔚來、奧迪、寶馬、奔馳、北汽新能源、小馬智行和盼達等多家公司分別獲得牌照。可以說,在科技公司的帶領下,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工作跨步進入 2019 年。
事實上,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牌照來得有些晚。
早在 2012 年 5 月,美國內華達州便為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也即后來的 Waymo 頒發了美國首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但對于國內而言,在相關法規出臺前,2017 年 7 月,第一個以無人駕駛汽車身份上路的百度,卻讓乘坐在副駕座位上百度董事長兼 CEO 李彥宏吃了一張罰單。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百度被罰的幾個月后,相關的法規制定工作開始啟動。2018 年 3 月,百度從第一個冒險者變成首批獲得全國首張牌照的企業之一,此后牌照大門打開。
從各地工作推進看,北京在自動駕駛道路測試上走得最快。據第三方機構智能車輛產業創業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獲得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資格的企業共有 7 家,百度以 45 張居首。
截至 2018 年 11 月,北京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已經安全行駛超過 12.56 萬公里,開放了 44 條共 123 公里測試道路,覆蓋京津冀地區城市、鄉村、高速等 85% 交通場景。其中位于北京亦莊的測試道路達到 74.4 公里,成為目前國內最長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
發放牌照數量排名第二的重慶,也由于復雜的地形成為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重要場地。重慶在去年 3 月份頒布了《重慶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一個月后,長安、百度、一汽、東風、廣汽、吉利、北汽福田共 7 家車企獲得自動駕駛汽車牌照。2019 年 1 月初,新能源分時租賃平臺盼達用車宣布獲得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將在重慶獲得牌照的企業數量增加至 11 家。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查詢發現,重慶開放的是禮嘉社區環線 12.5 公里的道路,由于當地特有的地理環境特點,環線的高差可以達到 300 米,主要涵蓋學校、住宅區、工廠、服務中心和地鐵站等復雜的交通場景。不過,由于該環線處于重慶兩江新區正在開發的區域內,交通人流量仍然相對較少。
同樣在去年 3 月,上海制定發布了《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同時開放了第一階段 5.6 公里的測試道路,運行成功后,又在半年后開放了第二階段的 31.6 公里測試道路。目前,上海的測試道路累計已達 37.2 公里,涵蓋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產業園區主干道等多種道路交通環境,可以滿足乘用車和商用車自動駕駛的研發測試需求。
截至目前,上海共頒發了 7 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分別由上汽、蔚來、寶馬、圖森未來、初速度五家企業獲得,其中上汽、寶馬分別獲得兩張,其余每家企業各獲得一張。此外,7 張牌照中五輛為乘用車,兩輛為自動駕駛卡車。
據上海市經信委公布的信息,截至去年 9 月底,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累計里程超過 1.5 萬公里,測試過程安全可控,未發生交通碰撞事故,未對現行交通產生不利影響,總體情況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開放第二階段測試道路后,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董事長榮文偉向媒體表示,超過 90 家企業報名正在申請路測,包括整車廠商和一部分專注智能網聯駕駛系統的企業。這意味著,今年上海或將出現更多獲得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企業。
在 L3 量產車大規模投放的前夕,今年勢必會有更多玩家需要通過牌照這一關。
(邯鄲網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