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11 月 16 日,英偉達(Nvidia)壞消息湊在一起爆發了。首先是有用戶電腦里用了英偉達新一代圖靈架構的 RTX 2080 Ti,只是在簡單瀏覽網頁的時候,這個 GPU 忽然著火。在用戶聚集的 Reddit 論壇上,關于英偉達相關產品質量問題的討論“蓋樓”到 12 頁了。
接著,英偉達于美國當地時間周四收盤后公布第三季度財報,每股盈利 1.84 美元;營收 31.8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凈利潤 12 億美元,同比增長 47%。財報漂亮,仍然未達預期,發布后,英偉達盤后股價跳水達 16.77%。
在習慣于享受 AI 風口所帶來的光環之后,英偉達來到一個需要重新審視自身快速增長的時刻。從早期的設計智核芯片組為主的 IC 半導體公司,出廠 Geforce 系列顯卡,到現在全面扛起人工智能大旗,英偉達估值飛速增長。2016 年,該公司股價還只在 40 美元區間,將 GPU 轉用人工智能運算和訓練之后,英偉達股價現在超過 200 美元。
光環掩蓋了很多問題。實際上,在 2017 年,來自游戲的業務收入仍然占據英偉達整體收入的半壁江山。這一次英偉達股份暴跌,原因之是正是游戲業務在過去一個季度的表現低于分析師預期。第三季度英偉達游戲業務收入 17.6 億美元,不及分析師預期的 18.9 億美元。游戲業務占英偉達第三季度收入比重超過 55%。看起來人工智能業務占比更少了。
另外,由于區塊鏈概念去火,各種虛擬幣貶值,連帶引起 “挖礦”熱潮退卻。曾經大量生產、投放市場、進入挖礦機器的 GPU 一下子成為庫存。英偉達承認財報低于預期的主因是“挖礦”需求增長緩于公司預期。創始人黃仁勛在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沒有預計到價格回落的時間耗費會更長,需求增長得更慢,這是造成短期庫存過量的原因,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種現狀也將出現調整。”
而且,在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幣下跌觸及 6000 美元一個之后,誰能知道底部在哪里?所以,清除 GPU 庫存成為英偉達當前主要任務。這不僅影響到公司第三季度收入,還影響到對第四季度的前景預期。
當然,美國股市前期股價普漲,現在出現獲利回調,將英偉達送入新一輪科技板塊中受拋售潮影響最大公司名單之中。過去一個月,英偉達股價下跌超過 14%。
但是,這些似乎還只是英偉達拐點來臨的助推力。英偉達股價以前飛起因為 AI 概念,現在看長久趨勢,仍然關系 AI。
從 2017 年起,英偉達開始為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和自動駕駛提供圖形處理器。這兩塊人工智能業務中的重頭,都經過一段狂飆突進后,進入緩慢增長期。尤其是自動駕駛領域,代表性公司 Waymo 掌門人和蘋果聯合創始人都認為,自動駕駛普及還要幾十年。自動駕駛看樣子進入寒冬。
而這僅僅是自動駕駛所代表的人工智能創業型公司都在遭受寒冬,尤其是中國地區,越來越多人已經意識到人工智能新創公司倒閉潮將來臨。這些都將影響到處在上游的英偉達。
英偉達今年下半年推出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平臺采用了基于全新 Turing 架構的 GPU 芯片,預計人工智能推理行業規模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平穩增長至 200 億美元的市場。
但是,真正要在這里奪得更多實在市場份額,英偉達還要面對友商挑戰。同樣是美國芯片算力公司的賽靈思(Xilinx)公司正在挑戰英偉達,其 CEO Victor Peng 認為英偉達在數據中心取得了一些成功,特別是在機器學習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 CUDA 軟件已經成為許多研究人員的首選編程工具。
不過,通過大量數據訓練模型,英偉達在機器學習的“推理”部分比較“脆弱”,其主要弱點是英偉達的 GPU 功耗大。推理對功耗預算更嚴格,需要在一定功耗內處理一定數量的查詢,尤其是移動設備對推理時的功耗預算更嚴格。
Victor Peng 指出,“在一些數據中心,GPU 在訓練中耗費幾千瓦電力,這個在推理中簡直無法承受。”在芯片界,不談功耗的性能提升和改進都是扯淡。
回到根本,要避免增長拐點到來,英偉達需要拿出全面、過硬的人工智能產品,而不是某一方面性能指標數據的提升。
(邯鄲網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