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北京時間 11 月 8 日早間消息,美國科技媒體 VentureBeat 報道,作為長期以來打擊盜版工作的一部分,谷歌本周三公布了旗下各種數字產品的最新數據。而其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是谷歌最新發布的《谷歌如何打擊盜版》(How Google Fights Piracy)報告中涉及 YouTube 內容識別系統(Content ID)的內容,這套系統可有效打擊平臺上的盜版內容。
谷歌透露,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在包括計算資源和人員配置在內的技術性投入已從兩年前的 6000 萬美元增加到超過一億美元。同時,谷歌已向版權方支付了 30 多億美元,比 2016 年的“20 多億美元”和兩年前的 10 億美元均有所增加。
內容識別系統的十年歷程
早在 2007 年,YouTube 就出臺了內容識別系統,也就是以前人們熟知的視頻標識系統(Video Identification)。它可以自動識別視頻流服務上受版權保護的內容,并詢問版權保護者他們希望下一步怎樣做——通過顯示廣告賺錢?或者屏蔽視頻?
YouTube 今年早些時候透露,將開始使用內容識別系統的數據來顯示完整的音樂相關信息,并鏈接到官方視頻。
然而,自動化技術也有缺點。例如,在一段你孩子在學校演出的非公開短視頻里,碰巧有一些幾乎聽不到的背景音樂,它可以被內容識別系統誤認為可識別目標,盡管幾乎沒有追索價值。但總的來說,這項技術是一種有效的方式,讓版權持有者對內容的使用擁有發言權。
在最新的報告中 Google 表示,在 2017 年,98% 的版權追索主張是通過內容識別系統提出的,超過 90% 的內容識別系統追索主張最終實現了某種形式的貨幣化。此外,該公司還指出,從 2017 年 10 月到 2018 年 9 月,已向音樂行業支付了超過 18 億美元的廣告收入。
打擊盜版
在這項最新的公關宣傳活動進行前一個月,國際唱片業聯合會(IFPI)的一份最新報告發現,盡管合法的音樂流媒體平臺日益普及,但仍有 38% 的聽眾通過非法手段消費音樂。根據這份報告,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就是所謂的“流媒體錄制”(stream-ripping),也就是使用軟件來記錄來自 YouTube 和其他網站的音頻。今年早些時候,丹麥成為全球第一個宣布流媒體錄制為非法的國家,并認定一個名為 Convert2MP3 的網站應被網絡提供商封殺。
VentureBeat 指出,谷歌及其視頻流媒體子公司在如何實際停止流媒體錄制方面一直措施不力,但通過內容識別系統,該公司可以對上傳到平臺的內容進行一些控制。
谷歌的版權主管塞德里克·馬納拉(Cedric Manara)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指出:“互聯網使全世界的人們能夠像以前一樣接觸、創造和傳播新的藝術品。保護這一創意經濟的關鍵部分在于確保創作者和藝術家能夠分享其內容,并從中賺到錢,防止資金流向那些試圖盜版的內容。”
在最新報告中谷歌公司指出,去年,版權方總計告知谷歌搜索上有 8.82 億個 URL,谷歌刪除了其中 95% 被標記的 URL。報告還說,在 2017 年,谷歌阻止了超過 1000 萬個“被懷疑與侵權內容或侵權網站有關”的廣告。
馬納拉補充說,“通過持續的創新與合作,我們正致力于減少不良行為者的侵權行為,同時,授權給創作群體,由于他們的創造性勞動,如今我們所熱愛的互聯網才能擁有這么多內容。”
(邯鄲小程序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