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周五,滴滴CEO程維發報表了一份內部信,并在其中檢討了“樂清事件”,并且反省了過去六年中滴滴存在的問題。
程維表示,滴滴絕不是一家黑心企業,也絕不是一家賺錢高于一切的企業。“全體小桔人,請大家跟我一起,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來! 放下浮躁,投入安全,徹底補課”,最后程維表示今后滴滴“all in安全”。
近期滴滴下線順風車,深夜停服,上線一系列安全措施,內部取消增長目標,迎接多部委大檢查……高速發展的滴滴終于踩下了剎車板。
滴滴用六年成為行業獨角獸
滴滴誕生在2012年,但是知道2014年才迎來了其真正成長。 因為2014年左右,國內網約車市場突然興起,其中最大的幾家有,滴滴打車、搖搖招車,快的打車等,基本上是三分天下的局面。但是隨著搖搖招車在2014年中終止所有服務器運行,國內打車市場上開始呈現,“南有快的,北有滴滴”的局面,并且一直持續到2015年。
2015年2月14日,滴滴成功將快的打車收入囊中并于同年9月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至此國內網約車市場完成了一輪大洗牌。
到了2016年8月,滴滴出行確認收購Uber中國。至此滴滴出行無疑成了國內網約車市場絕對的市場領導者。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滴滴訂單總量和用戶數分別是74.3億單/4.5億,這兩個數字在2015年底僅為14億單/2.5億。滴滴已覆蓋全國400多座城市的出行需求,合并Uber中國后,其市場占有率保持在90%以上。
就此滴滴成了國內出行領域的巨無霸,其估值超過500億美元。出行業務已經囊括了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公交、代駕、試駕、租車,甚至是企業用車。甚至還在無人駕駛技術上也頗有建樹。
數據也好,市場份額也好,估值也好滴滴都是數一數二。但是這背后都是用錢堆出來的。這六年來滴滴融資總額超130億美元,約1500億元人民幣。
2012年,滴滴獲得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及來自金沙江創投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2013年,滴滴拿到來自騰訊的15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4年年初,滴滴完成來自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以及其他投資機構的1億美元的融資;年底又拿到由淡馬錫、DST、騰訊主導的7億美元融資。
2015年情人節,滴滴、快的合并;同年7年,滴滴完成由中國平安、阿里資本、騰訊、淡馬錫、中投公司等投資的30億美元融資。
2016年,滴滴宣布完成了蘋果、中國人壽、螞蟻金服、騰訊、阿里巴巴、軟銀、招行等多個投資人投資的45億美元股權融資,滴滴的規模不斷擴大。
2017年,滴滴宣布完成新一輪55億美元融資。
花錢上滴滴也是大手大腳。滴滴CEO程維在周五的內部信中就表示,這六年來滴滴一直處在虧損之中。單單是今年上半年,滴滴對包括司機高峰期補貼、接單和服務獎勵、乘客優惠等在內的總補貼返還金額超過117億元人民幣。”
而滴滴2012年成立,6年來虧損額約390億元,僅2018年上半年,滴滴整體凈虧損就達40.4億元人民幣。
已經可以看到,滴滴成長離不開資本的推動。因為資本和滴滴有一個公式,那就是現在的互聯網玩法,誰能優先搶占市場,誰就又繼續玩下去的資本。因此在市場份額說話背景下,滴滴犯錯誤已經是不可避免。
就當前情勢看,滴滴所犯的錯誤已經開始影響到了公司正常運行,這次是不剎車不行了。
滴滴“剎車”會影響到什么
滴滴所涉及的共享出行領域,其實還是屬于服務業,當初滴滴花了上百億才培養成的市場,現在說停就停,對滴滴來講就是一個致命打擊。
首先是,滴滴雖然份額很大,涉獵很廣。但是出行市場上只要滴滴稍有松懈就會有新的競爭對手借機發力,侵占滴滴的份額。什么美團,易道都會來搶占份額。
其次是,滴滴這次剎車還會影響到其上市計劃。可以說今年可以堪稱為國內互聯網公司第三次上市潮。而且滴滴也有消息傳出正在進行IPO準備工作。現在,滴滴選擇在其高速增長期,降低其發展速度,將會極大的降低其估值。
估值的降低不僅會影響其在上市后二級市場的融資規模,更是會影響到其投資者心中的印象,對未來的融資會有不利影響。
最后,滴滴“無人駕駛+共享出行”的計劃也會受阻。這是未來滴滴發展的基礎。 因為當前出行領域的競爭才剛剛開始。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公司、汽車共享出行平臺、甚至是汽車廠商等多方將會再次加入到出行領域的洗牌當中去,這中間既是同盟合作,更有弱肉強食。
滴滴只要一步落下就會步步落下。目前滴滴除了已經發布的整改項目,現在又宣布在快車、優享、專車等網約車業務中試運營全程錄音功能。看來滴滴的求生欲還是很強的。
(邯鄲網站開發)